新浪财经

“以改善性建设性建议为国分忧”

2011年06月20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担任政协委员责任大于荣誉,我要用改善性、建设性建议为国分忧。希望以此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国商会会长、经纬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经纬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陈经纬于200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4年中,他不忘自己的责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认真调研,几乎所有提案都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其中,2009年他在人民大会堂所作大会发言《应大力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王岐山副总理对此作了专门批示,全国政协为此派出调研组赴湖南、上海等地调研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当年提案《世博会应设立中国民营企业馆》受到世博局和上海市政府肯定,陈经纬成为提出世博会建民企馆的第一人。该提案经过多方努力,最后成为现实。民企馆在2011上海世博会期间不仅集中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民营经济,还和中国馆、沙特馆等展馆一起成为上海世博会深受欢迎的品牌展馆。

  建议建立“中国民企馆”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举办100多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在最初的计划里,上海世博会展馆包括世界各国展馆、我国各省展馆、国内外大型企业展馆等,却没有考虑到设立中国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专门展馆。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陈经纬向大会递交了《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应设立“中国中小企业馆”的建议》,并在分组讨论中阐述了相关观点。他说,截至2008年9月,我国私营企业已有643.28万户,注册资金达11.26万亿元人民币,私营企业占全国法人企业的80%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非公经济不仅占GDP比重达50%左右,解决了70%以上的城乡就业,而且以私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提供了65%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他们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改变中国的重要力量。世博是全球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展览活动,很多人类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是在世博会上首先面世的,根据规划上海世博会有16个企业馆,目前已知是以大型国企和外企为主。在世博会这样重大的展览活动中缺少民营经济这一块显然不能全面反映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因此,陈经纬建议,由全国工商联出面与上海世博会组委员协商设立“中国民营企业馆”事宜,并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全国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参加。

  当年8月,陈经纬收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函【2009】76号)对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035号提案的答复意见。该函表示,根据全国政协的安排,您《关于上海世博会设立“中国企业馆”的提案》由我市主办,全国工商联会办。对您提出设立中国中小企业馆的建议,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批请上海世博局认真研究办理。上海世博会是国家、城市和企业展示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应该在这次重大的展览活动中获得一席之地,向世界展示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发明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并通过展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向世界展示中国中小企业,也就是展示中国民营企业。全国工商联对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积极发动和组织国内优秀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展。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市政府对此积极支持,在上海世博会16个企业馆中专门设立民营企业联合馆,向世界展示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风采。当年6月8日,复星集团与上海世博局正式签署了企业馆《参展合同》。由复星集团牵头联合国内知名企业,建设“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

  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的建成,成为本届世博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世博会举办的6个月内吸引了200多万参观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专门参观了民企联合馆,参观后,习近平赞许民企馆的“活力矩阵高潮秀”是上海世博会一大亮点。

  为信用风险管理建设献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爆发后,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及相关法律滞后,每年因信用风险问题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这一现状,陈经纬在认真调研、阅读大量材料后,在2009年全国两会递交了题为《应大力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并被全国政协安排作大会发言。该提案表示,引发国际金融海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严重缺失。无论从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还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都必须大力加强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纵观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已构成对经济的严重影响。我国近两年企业因信用风险缺失导致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00亿元左右;二是社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三是法律环境尚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有关社会信用规范方面的法律散见于多种其他法律条文中。陈经纬建议,要把信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做到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他同时提出了五条具体的建议:加快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征信制度,加快信用数据库建立;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和规范,不断完善信用评估机制;政府应强化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加快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适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据了解,陈经纬的这份提案递交后,5月16日,王岐山副总理专门作了批示,全国政协专门就提案中提出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组织了专门的调研。目前,由央行牵头各个部委参与的有关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已经启动。

  积极建言民企如何“走出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通过“引进来”战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一轮产业分工并赢得一席之地。1998年我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去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引进”是大势所趋,“走出去”也是大势所趋。民营企业一方面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国际产业重组的良机,注重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全面分析国际市场情况,注重规避市场风险,确保投资安全。胡锦涛要求,要加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制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

  在当面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后,陈经纬表示,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方向,我作为香港中国商会会长,应当从“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方面把商会打造成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真正为全面实施我国“走出去”战略贡献力量。今年两会期间,陈经纬关注的还是“走出去”话题。他递交的提案标题是《动用外汇储备借助香港国际化平台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会议期间,这份提案受到有关方面和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多家媒体在显要的位置刊登了这一消息。

  该提案表示,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用于民营企业走出去成为可能。“十二五”规划提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广大民营企业有着机制灵活、“船小好调头”等优势,其把握商机、风险管理、承担责任的意识更强,当前存在“融资难”问题。动用外汇储备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这是有效解决中国外汇储备过于庞大而衍生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难的根本出路之一。

  为此,陈经纬建议:一是完善“内保外贷”政策。民企境内的总公司或在港设立的总部通过境内股权质押、固定资产抵押和无形资产担保等形式,向中国银行等我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办理“内保外贷”额度的相关法律手续。相应金融机构通过其在香港和境外分支机构对单个项目审核放贷,同时实行贷后跟踪管控。二是有关部门应加快民营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企提供以无形资产、信用担保融资创造条件。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确保外储放贷和使用的安全。四是积极推动香港完善相应的服务配套体系,为民企“走出去”提供保障。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