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个洋老板的中国梦

2011年06月20日 16:45 来源:《小康·财智》

  你我的身边正在发生一种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语是“老外”,他们越来越多地涌向中国。

  这个变化依然继续,亦如时代的车轮,不可逆转。

  当他们自由的想法迸发在前进的中国商业市场上的时候,创业的潮水越来越紧凑地拍打着这个时代的沙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这个古老东方国度寻求自我的人生价值。

  在中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他们如何应对棘手的麻烦?他们怎样抓住中国的机遇?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他们又是如何在本土云集的商业圈子里脱颖而出?

  马克·托马斯:运动人生里的中国情结

  对体育的热情终究变成了终身事业,意外的是,这个英国人事业的起点竟然是在中国。

  曾花了两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在香港从事健身管理工作三年。在希尔顿大酒店认识了自己的中国妻子。1999年,自己创业。

  开心的时候会哈哈大笑,说话的时候会认真地看着你,不明白你说的话时会皱眉头,这就是马克·托马斯(Mark Thomas),世拓集团的创始人,一个有着运动员般健壮身材的英国男人。

  在下属sammy的眼里,这个男人办事效率高,有着西方人能带给人的那种特有的轻松感和舒适感。在世人眼里,这个男人和很多运动有关,尤其是勒芒24小时耐力赛。

  托马斯有一个中文名字,马健明,马取自mark的谐音,健明的意思则是表示有健康的身体和明朗的人生。当然,这个英国男人的人生真的就像他的中文名字一样,热力十足的在中国登场。

  中国是终点

  马健明出生在一个有着漂亮赛车场的城镇,爸爸是医生,妈妈是老师。很小的时候,马健明就爱上了家乡的赛车场,有事没事就去那里玩耍,直到长到可以去那里参加比赛的年纪,马健明对赛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从此深深地爱上这项运动。

  不过,很快他就考上了大学,学习工商管理,但是因为实在抛不下对体育的热爱,所以选修了健身管理专业。那时候的马健明是橄榄球、高尔夫优秀选手。

  和很多中国孩子一毕业就就业不同,马健明结束大学学业之后,便踏上了旅游征途,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从英国飞到印尼,再飞到澳大利亚,然后从南半球往北“飞”,到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再到中国西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在旅游途中,马健明的经费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积蓄,另一部分是来自自己打零工的收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其中有个故事。

  地点是澳大利亚,马健明花完了所有的旅费,经过短暂的思考,马健明走进了当地一家健身房,当起了健身教练。在这里,他赚取了他认为足够旅费的钱,然后就辞职接着出发了。之后,马健明就这样,一边打着零工,一遍看着风景,快乐地享受着自己的旅游生活。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英国男人在中国花费四个月旅行之后,竟莫名其妙地爱上了中国,不愿意再离开,就留了下来,那年是1991年。

  当时的马健明,依然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梦想,想要自己开一家公司,而且最好是和自己喜爱运动的神经有关的公司。但是,那时候的他,除了对体育的热爱和执著之外,可以说一无所有,没有钱,没有人。

  在“回英国赚第一桶金”还是“去香港寻找机会”的权衡之后,马健明飞去了香港,当然,他的另一个人生就从这里开始。

  工作就是爱好

  可以说,像马健明这样能坚持始终的人并不多,去香港的日子,马健明凭借自己优异的健身管理经验,在香港从事大型健身房的管理工作。三年后,马健明接受美国健身管理公司的邀请飞往上海。

  上海希尔顿大酒店,这个上海市的第一家五星级外资酒店,成为了马健明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除了邂逅了自己的中国太太之外,健身管理的才能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也许是英国籍的影响,马健明对体育赛事的承办有着东方人没有的热情和独到眼光。他可以热热闹闹地将澳大利亚的明星队拽到中国,然后找一些赞助商,举办一场同样热闹的比赛。这些比赛的种类繁多,橄榄球、跑步等等。赛后,再举办一场酒会,优雅地收场。

  这段经历和之前的旅游不同,马健明在这段经历里,找到了事业的灵感和方向。“我看到了中国市场体育赛事的前景。”1999年,他毅然辞职,自己注册了世拓信息咨询公司,干起了一个人的企业。

  回忆这段过往,马健明觉得虽然当时一个人什么都要做,不过却很幸福,因为梦想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当了两个月的光头司令,第一名员工到来。

  可是世拓真的出成绩却是在三年后,“世瑞赛车”成立。这期间,马健明坦言,都是在摸索着前进。这期间,马健明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赛事招商要找到赛事的灵魂,要找到什么样的企业肯为这样的灵魂埋单。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举行比赛,否则瞎找赞助商,得到的只能是一鼻子灰。

  世瑞赛车如今已经成为世拓旗下品牌。除了世瑞赛车的成功举办,马健明还策划了金桥八公里赛和橄榄球赛,金桥八公里赛至今已经举办了5届,吸引了多方关注。

  如今,阿迪达斯、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一些世界品牌也加入到了世拓的赛事合作伙伴行列。

  在中国的困难总会过去

  其实,看似一直笑嘻嘻的马健明,并不是事业发展得一帆风顺。上天弄人,2003年,一场非典,让以体育产业为主的世拓陷入了困境。向来把“无所谓”挂在嘴边的马健明在这场非典里也“受伤”了,无奈下,他裁掉了公司的部分员工,静静期待非典快点过去。即使在那种时候,他依然坚信,中国未来的体育赛事市场是块金矿。

  就在非典的坏消息过去之际,马健明得到了F1要来中国的消息,于是,他充分发挥了公关优势,和一支车队签下三年协议,在F1赛事中受益匪浅。

  如今,他又策划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将这个法国流行的汽车拉力赛在2010年带进中国,勒芒在中国的登陆地址是珠海,而在这之前,马健明都跟着勒芒在欧洲和北美洲奔波。

  小时候的赛车经历和对赛车的喜爱让马健明在F1和勒芒的比赛中快速地抓住了赞助商,把赛车的灵魂卖得干净漂亮。

  如今,越做事业越有感觉的马健明每天还是在想,要如何举办有创意的比赛。短短的两年创业生涯,让这个说着一口流利中文,娶了一位中国姑娘,有了三个孩子的英国人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和中国文化的融合程度。

  他说:“和政府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我而言,这很重要。”其实在这之前,他是不习惯和政府打交道的,现在既然身在中国,事业也在中国,所以马健明开始重新温习自己的中国底蕴。不过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举办赛事要听政府的意见。

  不过无所谓了,马健明乐观的天性和好学的精神,让他觉得自己其实是一个有点像中国人的外国人。在中国10年,他的身上其实已经有了很多中国的影子,这也是让他觉得高兴的地方。

  不过,曾经在一次杨澜的访问节目里,马健明这样说过,如果现在的上海还是我刚来的时候的环境质量,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中国长大。不过现在,我觉得我会一直呆在这里,这里是我的家。

  马健明就是这样一个人,名片上写着,“我最享受的运动瞬间……”,脑子里想着承办赛事,身体留在中国,慢慢想要成为一个带着中国影子的外国人。

  本·大卫:中国是我的圆心

  五年以后,本·大卫计划将他的Davey Shearer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以中国为圆心扩张到亚洲的其他国家,但是现在他只想聚焦中国。

  本·大卫(Ben Davey)其人:

  前Cashmore高尔夫球球场设计公司主设计师

  超过14年的高尔夫球场设计、总体规划设计和景观设计经验

  曾在澳大利亚、中国和越南主管高尔夫球球场设计和施工

  澳大利亚高尔夫设计协会会员

  世界著名的皇家墨尔本高尔夫球会单差点会员

  具有墨尔本大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资格证书

  TIPS

  间隔年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概念,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本·大卫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变成高尔夫球场设计师,更没有想到自己会创办一家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并漂洋过海把它搬到中国。

  及时的“间隔年”

  本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发现自己在绘画和设计上更有天分,本决定长大之后当一名建筑师。“但是不幸的是我大学的最后一年没有努力学习,由于学分不够我改学了环境科学,直到二十几岁的时候本才取得园艺学的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本并没有急于找工作,和很多白人的习惯一样,他开始了自己长达2年的“间隔年”。他背包走遍欧洲和美洲,钱花光了,他就在当地的餐厅或者酒吧做服务员,“最长是在伦敦,我很喜欢这种生活,但它根本算不上职业生涯对吧?”

  本花了2年的时间旅行,对于他来说的确收获颇丰,“在旅行中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开阔了眼界。”

  并肩从中国出发

  2008年,本和另一位高尔夫球球场设计师鲍勃(Bob Shearer)共同创办了现在的Davey Shearer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鲍勃曾经是澳大利亚最成功和最受欢迎的职业高尔夫球手之一,他从1970年在墨尔本开始了自己的高尔夫职业生涯。现在很多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老年职业巡回赛上,也能看到鲍勃的身影。

  Davey Shearer高尔夫球球场设计公司成立已经快三年了,似乎从公司的名字中就能看出本和自己老伙计鲍勃的情谊——Davey Shearer,分别选取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在此之前,本在澳大利亚的Cashmore高尔夫球球场设计公司任主设计师,曾经在澳大利亚、中国和越南设计了很多高尔夫球球场。14年的高尔夫球场设计经历,似乎成为了他另起炉灶的一个显赫资本。所以本会有点得意地说:“鲍勃曾经在1992年就创办了自己的Shearer高尔夫球球场设计公司,但是现在他和我在一起了。”

  本和鲍勃选择了中国,“高尔夫在欧美、澳大利亚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比如说,在澳大利亚,可能每年新增的球场只有两到三个,这个空间是很有限的。而中国相对非常年轻,还处于高尔夫的‘儿童’期,有无限的可能。”

  在中国的第一年,本就为自己公司的生日上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设计完毕的三个高尔夫球场,分别在承德、浙江和抚顺动工。”因为每一个高尔夫球场的设计和工程建设都不相同,本几乎无法找出一个自己最钟情的作品。但有一点他能够肯定:球场设计师的身份,是他最满意的。

  国际化经验是我的最大优势

  “我和鲍勃在高尔夫球场的设计方面有超过30多年的经历,作为世界巡回赛的优秀选手,鲍勃花费一生的时间,几乎走遍了全世界所有顶级的高尔夫球场。这个经验可能是很多本土设计师不具备的。”

  在Davey Shearer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成立之前,本曾经在亚洲的越南和中国分别设计过高尔夫球场,鲍勃也在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设计高尔夫球场,“我们非常熟悉亚洲人,特别是中国客户的需求,因为我们曾经分别在中国都有设计球场的经历。”

  在中国的这段时间让本清楚地看到,“由于高尔夫在中国非常年轻,太少的本土高尔夫从业人员能够明白好球场的设计原理和复杂程度,这个是需要国际化设计经验的。”

  在中国需要“救星”

  本的另一位好友施之雄的个人介绍上清楚地写着“被认为是中国高尔夫行业最具权威的人士之一”,他就是本所谓的“救星”。

  施之雄在亚洲和澳大利亚已经从事了15年的高尔夫工作,在他眼中,中国的高尔夫运动和澳大利亚差别极大:“国外的高尔夫运动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都从小就开始打,高尔夫在澳大利亚,有点像乒乓球在中国。”

  让本觉得最难搞定的就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和语言,“我和鲍勃都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因为文化背景不一样,有时候沟通就很困难。加上我们都不怎么会说中文。所以对我们来说,必须有一个当地的团队专门负责这项工作,施先生就是我们‘救星’。”

  本看好自己公司的未来,“到2030年,哪怕中国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人是打高尔夫的,你知道那就是1300万的人,那么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市场?”在本来看,中国就是高尔夫最好的出发点,“在中国打好基础后,我们也会辐射到周边的亚洲国家,比如越南或者更远的印度。”

  大龙:创造着快乐着

  因为坚持,所以精彩。因为不喜欢一成不变,所以生命中总是充斥着惊喜。这就是笑起来略带点孩子气的大龙,一个在中国一直没有停止追求脚步快乐生活的瑞典男人。

  易为明思力公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经开过微型高尔夫器材公司。开过唱片公司,一直都是自己做老板,喜欢吃牛肉面,喜欢中国文化

  “茶or汤力水?”大龙问道。大龙就是这样一个人,无意间就将中国元素和非中国文化混搭在一起了。见到大龙是在他的单身公寓里,大龙笑着,斜靠在沙发里,手握汤力水,看记者在他那超大的书柜前徘徊。

  大龙是个爱书的人,学习过6个国家的语言,所以,当记者惊讶于他的语言能力,惊讶于他可以读懂那么多语种的书时,大龙坏坏地扬起嘴角,说:“因为我长了一个好屁股。”“好屁股”真实的表述应该是:坐得住,有耐心。这是孩子时的大龙问爸爸怎样才能学好语言时,精通多门外语的父亲教给儿子的诀窍,没想到,这个好屁股跟着大龙,一跟就是30年。

  如今,Johan,中文名字:白石桦,也叫大龙,中文说得不仅地道,还会用很多古语和成语,并且很会开玩笑,如果不去注视他瑞典人特有的白皮肤和黄头发,真的会以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相信改变的力量

  大龙这个名字其实是Johan在一次旅游的途中,导游给他起的外号,因为Johan属龙。结果谁也没想到,“大龙”后来竟成了Johan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名字。

  在记者去找大龙之前,大龙其实已经小有名气,是很多电视节目的明星,但是他真正的身份是易为明思力公关公司的董事长。和很多等级明确的中国公司不同,大龙的易为公关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家庭,没有老板。

  初创公司时,看员工在例会上神情严肃,对老板言听必从,让大龙很有挫败感。虽然在中国生活超过20年,但大龙的性格里依然流淌着瑞典人特有的融合之美。于是,大龙主动找来一个托,让她在周一例会上挑战老板的权威。当托和老板说,“我认为你这个想法不合理”时,慌乱的一堆眼神让大龙觉得,即使挑战老板不符合中国国情,这种改变也是必须要进行的。

  正是源于这种改变,6周时间,大龙便可以和员工平等对话,知道员工的真实想法。“公关行业本身就是灵感的集合,被压抑的热情不会出好成绩。”

  实际上,公关公司并不是大龙最初的选择,大龙之前做过高尔夫设备买卖,开过唱片公司,选择公关也是因为大龙的好屁股。喜爱读书,喜爱写作,喜欢传媒,并且总是不停会有新的想法冒出来。大龙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耐心、有激情,并且富有创意的随和的人。”也许这正是为什么易为公关在大龙的带领下,经过不到15年的发展,成为上海最大的公关公司,还陆续开出了很多分公司的原因。

  不喜欢墨守成规,是大龙的个性,大龙最不喜欢身边的人用各种理由搪塞,拒绝改变,例如这是中国国情之类。大龙本身是出生在一个国际化的家庭,父亲是芬兰人,母亲是波兰犹太人,很小的时候,大龙的父母就把大龙和他的兄弟姐妹送去不同的国家学习,所以在大龙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除非你不想。

  易为在大龙的眼里,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他,一个外国人,带来瑞典、美国等国家的理念,结合中国员工的本土修为,混搭之后才能是一个既本土又国际范的公关公司。

  不对坚决说NO 

  大龙虽然性格温和,但却是一个倔强的人,在他的字典里,妥协出镜机会不高。

  易为1998年成立的时候,中国已经有很多的公关公司充斥市场,其中不缺国际派,奥美、博雅,竞争异常激烈。对公关公司来说,为了赢得客户,帮助客户撤帖、灌水是公关公司的惯用手法,但是这种做法不是大龙想要的。

  所以,大龙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专心做业务,心无旁骛,这让易为最初基本上没有订单,员工怨声不断。但是大龙没有妥协,他坚持以知识取胜,坚持诚信,并且一开始就想要站在市场的顶端。大家不相信开始不做项目,就会有月费客户,三个月后,大龙签下了第一个月费客户。

  为此,大龙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公关公司不做骗人的事,才能为客户树立良好的形象,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大龙觉得自己是座桥梁,架设在公司和员工之间,架设在公司和客户之间。但是他是一个有点小脾气的桥梁,虽然不会大声呵斥员工,但是不容许员工犯原则性错误,对于非原则性错误,则是一笑而过。

  曾经,易为员工因为接电话疏忽,将记者的几十万元摄影器材丢在了出租车上,忐忑的员工本以为会结束自己的易为生涯,结果这位洋老板喜剧的结尾,没有责备,没有罚款,只是让他以后要小心,所以这位员工后来选择一直留在易为。

  对客户,大龙依然如此,如果客户提出了一些要求是不符合易为的原则,大龙都会说“NO”,哪怕是丢掉客户也绝不妥协。大龙承认,因为自己的坚持,曾丢掉过一个客户,不过也是唯一的一个。

  易为现在的客户很多,月费客户,项目客户,对今天的成绩,大龙觉得是坚持原则的结果。除此之外,就是改变的结果,因为他给了大家一个梦想,在易为,员工可以自由畅想,自由工作,所以易为的人员流动不到3%,这让大龙很有成就感。

  其实,大龙虽然看起来是个不在乎一些细节的人,诸如不会要求员工要这样那样,但是,对汉字却异常执著。“我会为我的员工修改中文,小到标点符号。不管大家觉得有多烦,我绝不会放弃。”这就是那个认为自己是桥梁的大龙。

  上辈子可能是中国人

  在大龙的客厅里,放着一台崭新的电视机,这台电视是三年前才跟随大龙的,之前,大龙过着没有电视的生活。驾驶证,大龙也是三十好几才考的。对物质,这个瑞典男人似乎缺乏偏爱,他坦言,在旅游的时候,曾住过牛棚。

  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点滴,大龙的每一步似乎只是为了梦想,与物质很远。大龙说,自己的合作伙伴一定是很精通数字和财务的人,因为自己管账很失败。大龙的精神都集中在他的兴趣里,读书。大龙的手机里,随时打开都有中国古文,李商隐的《劝学》,他读得津津有味,而且他是一个金庸迷。

  对自己的公司,大龙说自己更像是一个业务经理,是个前瞻者,如今公司的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大龙的时间也显得紧张,四处奔波,还要每两个月回家探望父母。但是他爱中国,虽然他希望自己可以在瑞典、在俄罗斯、在美国有分公司,方便做业务,但是他还是要留在中国,吃好吃的牛肉面,看好看的山水画。

  2010年,易为加入阳狮集团,人们都在猜疑这个瑞典人是不是要离开了,大龙说,恰恰相反,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对自己为什么会在20年前义无返顾地来到中国,“是因为中国每天都是在变化的。”大龙说,“如果中国还保留着1986年我初次来时的样子,我会离开。”对大龙来说,中国是他的梦想落地的地方,人生的第一桶金来自中国,文化口味偏爱中国,做公司觉得中国的机遇最多。

  大龙甚至希望可以有一个优秀北京市民奖颁发给他,其实他最羡慕的是中国人从生下来身上就带着的那种东方韵味,他说:“我上辈子可能是中国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小康·财智》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