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内并购基金火线重生 为海内外并购提供支持

2011年06月21日 00:45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岚) 近年来,我国钢铁、航空、电信、煤炭、医药等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并购所需的资金,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然而在并购过程中,并购项目很难得到金融支持。针对这一障碍,探索建立并购基金,正在成为拓宽金融渠道、打开企业并购资本障碍的第一颗试金石。

  大型并购基金竞相成立

  并购基金在国内的发展相当曲折,2008年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年中国共有3只并购基金完成募资,合计募资22.99亿美元,募资比上年锐减85.9%。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完成募资和计划将设立的并购基金至少已有4只,涉及募资接近200亿元人民币。

  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有消息称,证监会正与有关部门研究设立并购基金,以进一步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活动。这一消息在近日终于水落石出,作为券商直投公司的首个PE试点,中金公司首个募集的“中金佳泰产业整合基金”,监管部门批复的规模为50亿元,日前已完成首期募集,一期资金达15亿元人民币。据中金公司内部人士介绍,中金佳泰以消费、医疗、金融以及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关注行业,相对于之前投资一些成长性企业,该基金更侧重于做与产业整合相关的兼并收购。

  今年5月,深圳首家节能环保产业并购基金中能绿色基金宣告成立,该基金规模为20亿元。

  市场催生海外并购基金

  不仅仅是针对国内的行业并购,近年来直线飙升的海外并购也是并购基金所看重的香饽饽。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今年1~5月,我国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85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41.8%。而据记者观察,其中有股权投资机构支持的并购案就高达十多起,如思源经纪在鼎晖的支持下,以2300万元收购星彦地产92%股权等等。而屡犯折戟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一位副总近期就曾表示,希望其海外并购计划能得到国内私募股权基金的支持。

  在并购中,资金量的要求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如此大的资金量使中国的并购基金在瓶颈中寻求突破。

  今年3月,中信集团旗下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第二只日本并购基金的募集工作完成,认购资金总计180亿日元。与第一只日本并购基金一样,该基金的目标也是收购日本那些在中国市场有大规模业务或增长潜力的公司。

  而市场最新消息称,由上海国际集团牵头、一只规模达到百亿元的海外并购基金也正在酝酿筹备当中,最终规模可能达到100亿元。

  并购基金适逢发展良机

  业内人士认为,产业并购基金适逢发展良机。一方面,随着上市审查的日趋严格和有限的上市机会,部分创投和私募股权正调整思路转以更加灵活的并购为主要退出方式。而这正是并购基金发展的大好机会。

  另一方面,近两年企业海外并购屡屡折戟,市场人士认为,境内资金投资境外项目,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程序复杂程度都要高很多,有海外并购基金一起投资,可减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资本压力。

  不过,清科研究中心认为,国内发展并购基金存在四大难题:难以获取企业的控制权、并购基金融资渠道较窄、并购基金退出渠道不畅,以及并购基金整合管理能力不强。中金佳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钊表示,并购基金在“在国内的行业性发展估计还需要3到5年。”

  名词解释

  并购基金

  并购基金其实是PE基金的一种业务形态,与其相对应的是成长型基金,在国外成熟市场相当常见。像KKR等著名的PE基金,会寻找那些在资本市场被低估、或者本身运营状况不佳但具备潜力的公司,首先将其收购和私有化,接下来进行一番整合后再重新上市或者卖给其他战略投资者,以实现盈利退出。而另一些从事并购业务的基金,会与产业资本结成同盟,共同完成一些耗资巨大的并购交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