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2日 03:44 来源: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吴敏)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和甫瀚公司昨日发布报告显示,国内百强大型上市公司中,民营和外资股东地位去年均有所下降,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运作也出现了“倒退”。这是两家机构连续第七年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治理评价报告。
股东结构中民营地位和比例下降
报告分析了在2010年6月30日沪深交易所A股市值排名前百位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招商银行连续两年拔得头筹。
报告称,虽然这百家公司整体治理水平有所上升,但在局部领域出现“回落”。项目负责人、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鲁桐指出,在百强公司的股东结构中,民营和外资的地位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百强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性质的达到86%,二、三大股东国有比例也达48%和37%;而在2008年中,国有、民营和外资分别占32%,48%和17%。这其间国有股东的比例从32%上升到48%,而民营股东占比从48%下降到29%。鲁桐指出,大型上市公司的股东性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国进民退”。
国有企业治理缺乏内外动力
在公司治理最核心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两项上,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在报告期内出现了下降;监事会外部监事数量和出席率也均出现下降。
鲁桐指出,这些指标的回落,显示出在国家作为股东的直接控制力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进一步改进缺乏内在的动力,也缺乏外在的压力。
社科院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6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做出评价,分别是“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平等对待股东”,“股东权利”,“利益相关者的作用”,“董事会的责任”和“监事会的责任”六个方面。从综合评价看,今年10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得分为63.1分,较2010年61.6分有所好转。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