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培养更多优秀的航运人才

2011年06月24日 09:33 来源:经济日报

  驾驶巨轮,披风斩浪渡沧海,这是多少青年人的梦想。应大连海事大学之邀,日前记者在海南三亚登上了大连海事大学教学实习的“育鲲”轮,体验船上学生毕业实习的工作和生活。

  “育鲲”轮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目前我国惟一一艘专用教学实习船,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性能先进的教学实习船之一。记者登船时,90余名航海、轮机、电子电气专业的大学生已经在船上实习工作了100多个日夜。此次远航是他们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通过与新加坡两所大学交流互访,可大大提高我国海事院校的影响力,弘扬航海文化。

  “育鲲”轮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破浪前行。7层宽敞的驾驶台上,学生们在当班三副的带领下,有的在认真瞭望、有的察看航海图资料……实习的学生被分为3个班次,每天上岗两次,每班要在驾驶台上站立值班4个小时。夜幕降临,四处一片黑暗。而驾驶台上除显示器发出的微光外也是漆黑一片。当班的大副朱金善和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夜间航行,能见度低,除雷达扫描,还必须时时瞭望海面情况,时刻注意避碰,不能有半点松懈,要时刻确保航行安全。遇到小渔船,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朱金善时时告诫着学生们。

  与驾驶台相比,甲板下机舱的工作环境更艰苦。但这是轮船的心脏。主控室里,学生们身着工装上岗,每小时还要到机舱巡视,冒着高温,忍受噪声,巡查机器的运转情况。

  晕船是船员都有过的经历。谈到这个话题,同学们有着切身的体会。实习期间,“育鲲”轮曾遇到8级以上大风,3米高的大浪拍打着轮船,摇晃很厉害。王红超说,“同学们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但吐也要坚持。经过此次风浪,同学们对航行摇晃承受力明显增强。”

  从5月19日到29日,在与同学们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记者看到,除了上岗值班、教室里听课外,每天同学们还承担着冲洗甲板和全船的卫生清扫、垃圾分类、帮助厨师洗菜、分餐、清洗餐具等工作。学生4人的房间,个个整洁明亮,被子叠放大小一致、有棱有角,如刀切一般。船长周晓明说,船上特殊的工作环境,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很强的独立性,这些对20岁刚出头的小伙子们也是难得的历练过程。

  航行途中,记者采访了随船出访的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在谈到航运人才培养时,王祖温说,上船见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对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实际能力十分重要。据悉,大连海事大学还计划再建造一艘更大吨位,具有散装货轮功能的教学实习船,在实现“以船养船”的同时,为航海专业大学生们创造更好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