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4日 09:33 来源:经济日报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城镇化管理,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等原则,健全城镇建设标准。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每年有近1000万人进入新的城镇。据统计,城镇居民的人均能耗是农村的3.5倍,这部分巨大的能源供应来自何处?如何才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农村和新建的中小城镇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能源服务,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因为建筑的使用年限较长,采用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锁定效应,将影响未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状况。为此,本版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城镇化中的能源利用方式”,将集中报道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能源供应方面的新的探索和做法,敬请关注。
村民住上了太阳能房
太阳能采暖房一词起源于美国。用玻璃建成的太阳能房分为主动式太阳能房和被动式太阳能房,被动式太阳能房造价低廉、构造简单、管理方便、不需要动力,深受人们的欢迎。
辽宁省本溪县小市镇谢家崴子村的路灯旁边都有一个黑板。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是路灯的太阳能吸收装置,白天在阳光下蓄能,并根据明暗程度来确定是否亮灯。
不仅在街面上,村委会也安装了太阳能装置。在这个村委会的上方是一个大型的太阳能转化装置,平日里用电和取暖的设备全部用上了太阳能。
外面阵阵凉风,谢家崴子村村委会大楼内却暖意融融。“太阳能房暖和,经济上也划得来。”村干部对记者说,即使不用任何取暖设备,这里冬天白天也有12摄氏度,早晚最低七八摄氏度,建楼时,建筑成本虽多出两万多元,但一年就能省下3万多元采暖费。
“太阳能采暖房一词起源于美国。”辽宁省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张大雷介绍。用玻璃建成的太阳能房分为主动式太阳能房和被动式太阳能房,由于主动式太阳能房造价高、技术复杂、管理不便、需要动力设备,因此,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被动式太阳能房造价低廉、构造简单、管理方便、不需要动力,深受人们的欢迎。
张大雷告诉记者,被动式太阳能房系统最基本的原理是尽量开大南向采光窗,减少北向窗,最好不设东西窗。在有条件的地区最好采用双层门窗。墙体、屋顶、地面等维护结构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增加维护组织的热阻降低维护组织的散热。
白天,当阳光穿过南向玻璃窗进入室内后,重质密实材料如砖、土坯、混凝土和水等吸收并储存太阳能;夜晚室内温度降低时,储存的太阳能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向室内提供热量。把建筑物的主要房间布置在朝阳的一侧,辅助房间布置在朝阴的一侧,这样不仅起到了缓冲作用,也能使储存的有限的太阳能充分发挥作用。
他说,我国传统农房大都是坐北朝南,北、东、西三面用厚墙加强保温,南面大开窗户,以加强采光和采热。可以说,我国传统农房是最原始、最朴素的太阳能房。被动式太阳能房具有集热、蓄热、保温等功能,冬暖夏凉,在无辅助热源的情况下,被动式太阳能房比普通住房冬季可提高室内温度8℃左右,室内外温差达到15℃;夏季可降低室温2℃至3℃,既节柴又卫生,造价仅增加10%至15%,且能收到很好的节能保温效果。
因地制宜进行推广
为了大面积推广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辽宁省重点推广3种类型:一是民用太阳能房,二是学校太阳能房,三是办公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生活水平虽有很大提高,但农村能源的根本问题,仍未能彻底解决。从农村能源现状来看,广大农村普遍缺柴少煤,我国农村人均能耗量只有0.4吨标准煤,仅为国际平均能耗(1.6吨/人)的四分之一。
我国农村一般以柴火等生物质能为主要燃料,而且一年中缺柴3到4个月。据了解,辽西一般缺柴6个月,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每年缺柴8个多月。前些年,曾出现这样的状况,农民建了新房。夏季每个人可住一间房,而到冬季一家老少几辈人不得不挤在一个炕上,因为缺柴烧炕,于是有的农民说:“盖得起房子烧不起煤。”
而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就不用担心这种局面发生了。依据大连农村被动式太阳能房实测结果,即按每年可节省冬季采暖用煤50%、通常平均每户家庭冬季采暖用煤3吨左右进行推算的话,每年可以节约折合标准煤27万吨。
为了大面积推广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辽宁重点推广3种类型:一是民用太阳能房,二是学校太阳能房,三是办公楼。在推广过程中,为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用户对太阳能房结构造型上的不同要求,辽宁重点推广了高中低3个档次的被动式太阳能房。高档的是铝型材门窗,地板地面,室内装修;中档的是普通木质木窗,水磨石地面;低档的是一般住房条件。在抓好被动式太阳能房典型的同时,重点抓了普通房改造成太阳能房的典型。
记者在本溪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农村建太阳能房必须严格按照省《村镇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施工规程》中的要求建设,县市农村能源办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群众太阳能房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此外,本溪市还按照辽宁省要求,集中建设太阳能房小区,已建设了普乐堡镇龙泉小区、沙尖子小区等多处太阳能房小区。
农民发明的“天然空调”
刘兴山推出发明以来五六年间,阜新已经有20个乡镇50多户农民建起了太阳能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也有不少农民到刘兴山这儿来取经。
阜新县卧凤沟乡公官村农民范忠波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是一层的面积、二层的功能,平房的造价、楼房的标准,不用烧煤,不用空调,冬暖夏凉。
范忠波带记者来到二楼一个宽敞的露天阳台。阳台上,4块同样大小的厚玻璃镶在房子外墙上。范忠波告诉记者,这面墙是太阳能积热墙,里面先用建筑胶粘一层黑炉渣,然后涂上吸光粉,最后在外面安两层厚玻璃。这种黑墙能够吸收太阳的热量,与玻璃之间形成了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上下有两个管子与室内相通。屋里冷空气下沉从下面的管子进入系统,加热上升又通过上面的管子回到屋内。这样,可以使室温升高,可谓“天然空调”。
发明这种“多功能组合式太阳能住房”的是当地农民刘兴山。他是辽宁在农村推广被动式太阳能房过程中,涌现出的“土发明家”。
刘兴山告诉记者,他的太阳能房有三宝:燃池、高架灶和太阳能集热墙。集热墙就是在二楼墙上用建筑胶粘一层黑炉渣,涂上吸光粉,再在外面安两层厚玻璃,用以采集太阳光;燃池就是在地下挖一个密闭空间,填进植物根、茎、叶及锯末使之处于厌氧阴燃状态,用以提高室内温度。灶台设在一楼1米高处,烟通过火墙进入二楼火炕,并在火墙里二次燃烧,一楼烧火,二楼的炕都热。
记者走进同样采用刘兴山发明的村民张景义那幢灰白相间的欧式建筑。张景义说,住了两年,冬天他都睡地上,地热特别暖和,最冷天室内温度也能达20℃,夏天那凉快劲儿就不用说了。
刘兴山推出发明以来五六年间,阜新已经有20个乡镇50多户农民建起了太阳能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也有不少农民到刘兴山这儿来取经。
刘兴山的发明引起了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院士的注意,他认为,学校应加大对这种新型节能建筑的研发、推广。
该校新能源研究所陈滨所长率5名博士和3位老师,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刘兴山发明的太阳能房及生态家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他在完全不采用散煤、蜂窝煤、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能的条件下,利用当地丰富的薪柴和秸秆做燃料,通过燃池阴燃地板采暖技术,营造了非常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为冬季漫长的北方农村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新途径。同时,“六位一体”生态家园将太阳能房、温室、畜禽舍、厕所、洗澡间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水、肥、气、光的协调统一,是一个生产和生活相结合、种植和养殖相结合、沼气和燃池综合利用的低碳型生态家园新模式。
图1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新能源,当地新建的农民安置小区全都安装新型太阳能路灯。 程依宝摄(中经网供图)
图2为本溪市农委工作人员在本溪县小市镇谢家崴子村了解该村太阳能房使用情况。 本报记者 张允强摄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