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7日 07:45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红色甘泉绿色甘泉
——陕西延安甘泉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富农强县采访记
图为甘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黄瓜大棚。本报记者王 梅摄
□本报记者彭 燮王 梅/文
从陕西省延安市市区驱车40分钟,就到了甘泉。一路上目光所及,处处都是绿色。绿色的山,绿色的树,绿色的农田。
同行的延安质监局标准科杨科长告诉记者,甘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中央红军和红二十五军、陕北红军的胜利会师地,是毛泽东著名的雪地讲话的诞生地,是“劳山战役”的纪念地。甘泉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提到陕北、延安,提到革命老区,估计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黄土漫天、干旱少雨的情景。可当你置身于甘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置身于一片绿油油的黄瓜藤中,你之前所有的固有印象都会被彻底颠覆。
53岁的高春连,是陕西甘泉县道镇寺沟河村的村民。从12岁开始下地干活的她,现在的身份是甘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员工。目前,她在示范园承包了两棚辣椒,一棚西红柿,再加上老伴承包的两棚辣椒,老两口一个月收入大约在3500元左右,“比过去自己种地强。”
高春连告诉记者,过去种蔬菜,收成好不好,全靠老天爷。遇上年景不好,种的菜还不够自家吃。到了示范园可就完全不同了,种子有专供,浇水有滴灌,种菜有技术员指导,“啥时候施肥、啥时候点花(授粉),全都有道道。”现在她承包的大棚里,辣椒树能长一人多高,产量更是比过去高了几倍,味道也比过去好了。
据示范园负责人介绍,以前甘泉县菜农自家分户种菜,品种不统一,土壤营养不够,种植技术差,菜苗容易生病,产量偏低,农民几乎挣不上什么钱。示范园建成之后,一方面采用租赁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设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指导;另一方面示范园里的育苗中心每年可为全县2200多户菜农提供200万株优质菜苗,从而大幅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农民收益。
在示范园的一个黄瓜大棚外,记者发现了一个液晶显示屏,上面滚动显示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总辐射等信息。走进大棚,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的数十排黄瓜藤。藤的根部埋着滴灌的管线,藤的上部系着一根透明的塑料绳,方便藤向上生长。最有意思的是,土里居然还埋着秸秆。这正是示范园推广的一项变废为宝的环保节能新方法,不仅避免了秸秆燃烧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有效提高棚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据介绍,示范园采用了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市场的运作模式,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已经成为甘泉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今年还被确定为第七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据悉,按照“以粮养畜、以畜促菜、菜畜富民”的发展思路,甘泉县已经成了陕西省设施蔬菜示范县、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建设示范县、延安蔬菜最佳优生区之一。2010年,全县种植蔬菜2000公顷,产值达9600万元,棚均收入从7200元增加到12800元。昔日三季无鲜菜的甘泉,如今已成为西北地区新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无论是红色甘泉,还是绿色甘泉,甘泉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甘泉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相关链接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更是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可以说,延安精神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甘泉县位于延安南37公里处,桥镇、下寺湾、高哨曾为党中央、陕甘边政府驻地,毛泽东、彭德怀等革命先辈在此战斗生活。1935年10月1日发生的劳山战役,是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取得的第一场胜利。1935年11月7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该县道镇象鼻子湾胜利会师,毛泽东同志在此作出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伟大论述,第一次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