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重庆:新居建设和危旧房改造让农民得实惠

2011年06月27日 08:03 来源:经济日报

  小青瓦、坡屋顶、灰白墙、雕花窗,新房明亮,道路宽敞。近几年来,一场以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房建设高潮在广袤的巴渝大地掀起。

  重庆市提出,到2012年,建成1500个集中、宽敞、舒适、方便的“农民新村”,改造农村危旧房30万户,新建巴渝新居15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的任务从每年3万户增加到10万户,巴渝新居建设的任务从每年3万户增加到5万户,将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全市大规模农村住房建设提速。

  荣昌县路孔镇沙堡村农民陈元武家的房屋是一座已废弃10余年的土墙房,裂开了缝。今年春节以前,被鉴定为D级危房。政府对这片农房实施改造,政府补助统一修建,陈元武只花了2万多元,就拥有了一套融徽派建筑与川东民居风貌于一体的新房子。记者在他家看到,地上铺了漂亮的瓷砖,厨房里的燃气灶干净整洁,厕所用上了冲水箱。陈元武说,现在洗澡时拧开水龙头就来热水。他怎么也没想到住好房的梦就这样圆了。

  早在2008年,重庆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上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开启了重庆“农村居住革命”的帷幕。

  重庆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的意见》,提出农民新村要实现“六通”、“六有”,即通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和通信,有1个小广场(村民活动和健身场地)、1个便民商业网点、1个医务室、1个垃圾收运站(点)、1个农家书屋、1个幼儿园。市城乡建委随即组织专家严格审查农村危旧房改造设计方案,并根据川东民居的风格,按照小康、适用、经济三种户型,设计编印了52套巴渝新农村民居图纸,免费提供给农民选择使用。

  市城乡建委主任程志毅介绍,重庆新农房建设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瞄准“两最”,即首先集中对“结构最不安全、生活最贫困”的进行改造,然后全市铺开,量大面广,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二是突出巴渝民居特色,坡屋顶、小青瓦、花格窗、灰白墙,共同演绎出巴风渝韵;三是房屋内部完善功能,对外进行环境整治、设施配套。

  通过农房建设改造,农民住房的品质明显提升,功能更加完善。农民新村选址科学合理,农民再也不用担心地质滑坡、暴雨风灾等的影响,房屋结构更加安全,住得也更加放心。以前,那些老房子不仅窄,还要养殖。而现在的房屋功能完善,做到了人畜分离,房前院坝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居住得更加舒心。经过三年的努力,重庆已改造农村危房16万余户,新建巴渝新居10万余户,建成农民新村1728个。

  新农房的建设不仅使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还通过当地的建筑劳务市场务工、农房抵押贷款创业和开办农家乐等副业的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各地的区域差距也明显缩小,进一步统筹了重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房屋建设质量得到提高。农民自己建房,平均使用年限为17年,建房周期一般为15至20年;而按《重庆市巴渝新农村民居通用图集》新建的农房,使用年限将达40年以上,建房周期大大延长,避免了农民建房重复投入,并延长了使用年限,实现了农房的保值增值。

  新房子能够更容易进入农房抵押贷款的门槛,大大提高农民获得的贷款额度。根据测算,农民散建新房户均市场价值6.5万元,而采用巴渝新居通用图集在农民新村建的农房,户均市场价值11.3万元,户均增值3.8万元。新农房因为质量过硬,更容易进入农房抵押贷款的“门槛”,大大提高农民获得的贷款额度。

  石柱县龙沙镇石岭社区居民陈玉梅以自己的农房作抵押,从县农商行贷款16万元,规模发展肉兔养殖,仅半年收入就达2万多元。据了解,目前该县已有193户农民通过农房抵押取得贷款,其中单户金额最高的达37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仍有农村危房38.62万户,其中C级农村危房29.92万户,D级农村危房8.7万户。按照规划,到2012年,所有D级农村危房都将改造完毕,同时还将改造C级农村危房11.78万户,消除全市60%的农村危房。到2014年,消除全市所有农村危房。同时,每年继续建设巴渝新居5万户,建成农民新村500个,并完善农民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经济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