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8日 00: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美联储还能为经济复苏做些什么
6月27日一期美国《商业周刊》刊登《现在怎么办,伯南克主席》一文称,由于美国经济最近几个月呈现复苏放缓态势,一些经济学家和前美联储官员认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应重估目前其奉行的“等等看”策略。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或许难以推出,但美联储应该再想想其他办法,以避免重温日本经济陷入通缩的噩梦。
作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伯南克曾在2000年批评日本央行采取的导致经济陷入通缩的“自我麻痹”行为。如今,这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可能会让美国跌入同一个陷阱。
这并不意味着伯南克坐视不理。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前美联储副主席阿兰·布林德称,美联储的救市积极性远远超过当年的日本。在伯南克领导下,美联储先后奠出两轮“量化宽松”(Q E),通过先后购买超过1万亿美元国债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令后者有足够的钱借给企业和消费者。同时,伯南克将美联储支付给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降至0.25%,以此鼓励银行将资金借给商业借款人而获取更高回报。
美联储官员打赌这次经济放缓将是暂时性的,因此消除了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可能。他们认为,在日本地震冲击和油价高企两大因素逐渐减弱后,美国经济将从7月到12月恢复较快增长的势头。民间经济学家对此表示赞同。根据彭博社对67位经济学家所做调查的预测中间值显示,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将在第二季度增长2.3%,后半年将以3.2%的速度扩张。
危险在于,这种预测被再次证明过于乐观。4月,大多数美联储政策制定者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3.1%到3.3%。但在6月22日,他们承认2011年经济只会增长2.7%到2.9%。
决策经济学公司艾伦·西奈指出,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经济扩张连续两个季度维持1%甚至更低)的可能性最近增加了一倍,至10%。西奈说:“如果我在美联储,肯定要做点儿什么,就像Q E3。”但美联储的官员却不想再这么做,达拉斯联储总裁理查德·费雪6月13日称,“我们已经干得够多了”。
伯南克启动Q E 2,是为了避免经济陷入通缩陷阱,但目前美国C PI走高,令这种担忧稍有缓解。伯南克已经表态不会退出Q E3,但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又令美联储相当尴尬,布林德认为美联储对经济再刺激显得热情不足。有人预测,直到2013年,美联储都不会动加息的念头。此外,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费罗利等人称,美联储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巨大的资本负债表规模,以此令市场确信,它不会很快“退出”。(龙二 编译)
全球经济复苏:暂时放缓或重陷衰退
日前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有点儿松软还是开始融化?》一文称,全球范围内,经济正处于两年前踏上复苏之路以来的最低水平,如今的放缓现象只是有点儿松软,还是全球经济复苏开始融化的开端?
文章称,夏天就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身边,但大家的心情却难言明媚。作为利空经济新闻的回应,股市已连跌数周。全球范围内,工厂生产放缓,消费者更趋谨慎。在美国,从房价到新增就业数据,每项数据都疲软。
从成因来看,经济出现停顿应该只是暂时。首先,日本发生的海啸重创该国经济并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尤其影响了4月份工业产出。但统计数据预示下跌的同时,一些更具前瞻性的迹象预示着新一轮反弹。比如,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夏季生产安排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应至少提高一个百分点。
其次,今年早些时候,油价突然高企造成需求下降。更多的财富正从资金紧张的石油进口国流到坐享其成的产出国。更为昂贵的油价也打击了消费者信心,特别是在美国这个消费大国当中。而且,阿拉伯世界未来的不稳定因素仍有可能令油价再度飙升。不过,目前油价的上行压力正在减弱,虽然美国汽油均价从年初以来已经攀升了21%,但现在已开始回落,这将提振美国购物者的消费信心。
再次,许多新兴经济体为了应对高通胀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今年5月CPI攀升到了5.5%,印度批发价格指数增长也达9.1%。在一定程度上,增速放缓倒是受人欢迎的迹象,这恰恰说明这些国家的央行正采取行动,并开始取得成效。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这些政府有“超调”之嫌。当前最大的风险是,对世界经济走弱的担忧,将造成紧缩政策戛然而止。在货币环境依旧过度宽松之下,政府态度若发生转变,可能导致通胀率进一步走高,最终令经济难逃崩盘厄运。
经济放缓或许正是新兴经济体最需要的,但此时此刻却是任何发达国家最不愿看到的一件事。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羸弱不堪。由于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实施“退出”策略,再加上大西洋两边的政策危机相继显现,经济踯躅不前的危险性更高。
退出刺激政策已是大势所趋。去年在面对类似经济停滞之时,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发行更多货币来购买美国国债,以刺激经济。但本月底Q E2将告结束后,美联储表态尚无意愿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准备在7月份再次加息。欧洲各国的预算紧缩政策正在加剧,甚至在美国,刺激政策也可能会让路于财政整顿。
其中一些政策决定是正确的。如果美国潜在通胀率不再处于令人难受的低位或呈下降趋势,那么美联储就有理由停止新一轮量化宽松。从财政角度看,美国也可能无需新的刺激政策。也有一些不是。对工资上涨和经济衰退尚不明显的欧元区而言,欧洲央行不应加息。对美国来说,巨大的危机在于民主共和二党关于中期财政赤字的争论,可能令白宫被迫压缩短期开支,但这却不是美国现在所需要的。(龙二 编译)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