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8日 03:18 来源:信息时报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邹捷 实习生 张松源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实习生 姚天爵
近日,广州老字号致美斋将搬回阔别十年的中山四路原址,这一消息引起不少市民关注。店址对于老字号来说,绝非一个铺位那么简单,它包含了太多品牌的历史、故事,在世事变迁中,旧址旧铺往往成了市民心中老字号的一个象征。广州历史上曾有过100多家百年老店,仅中山四、五、六路一带,就有70多家老字号店铺安营扎寨,其商业地位一度超过了北京路。上世纪80年代末,广州开始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山四、五路被划为主要目标范围。一大批老字号几乎一夜间消失了。而对于大部分不得不搬离旧址的老字号来说,搬迁意味着品牌历史的部分脱落,甚至大大影响了老字号的经营情况。记者近日走访原来地处中山四路的多家老字号,它们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非常关注致美斋成功回迁一事,并希望自己也能够尽快回迁老铺。不过,由于多次面对拆迁改造,多数老字号东奔西跑却难觅栖身地,在元气大伤后,面对高额租金的挡路回迁乏力。
地段开发商两易主 致美斋回迁等10年
2002年,由于市政建设的原因,位于中山四路和文德路交界处的致美斋老铺让位于某大型购物商场,致美斋从此搬迁到文德路16号。广州副食品集团姚炯华经理表示,搬迁后的致美斋曾一度元气大伤。2002年搬迁之前,致美斋就与相关部门约定将来要回迁经营。但在2005年左右传出回迁消息后又一度搁置,为何历经近10年,致美斋才回迁?
记者了解到,致美斋当年负责回迁的王经理已退休,对于致美斋近10年回迁的波折他不愿多说。但据王经理透露,造成回迁难的主要问题是老铺所在地块变换了两个开发商。原计划2005年前迁回原址的,后由于原址被另一地产商收购,地产项目迟迟未能上马,导致回迁计划延期。
他说,2002年搬迁之前,致美斋与当时负责中山路扩建工程的广州市道路扩建办签订了一纸合同,扩建办承诺待路面扩宽完毕后,保证“让老字号致美斋回归他们的百年老店址继续经营”。到了2009年,文德路老店原址扩路完毕并重新建铺,但发展商一直不给商铺,致美斋便迟迟等不到地产商的回迁通知。后来,致美斋向地产商询问,地产商只是含糊其辞地对回迁一事一推再推。于是,致美斋找到当年与之签约的道路扩建办,要求他们介入调解。这样,致美斋回迁才得以尘埃落定。致美斋以市场价一半的租金,一次性签了9年,获得了一定的扶持。
老街坊、专家期盼老字号回迁
“从我家走出门,沿珠光路走800米就到致美斋了。小时候最喜欢父母打发我去买五柳菜,到家时五柳菜只剩下一半了。”这是广州知名美食家劳毅波“打酱菜”的趣事。据劳毅波介绍,以前走到中山四路妙奇香店门口时,一眼望过去,骑楼两旁的幌子密密麻麻,老字号店铺鳞次栉比。其中,“致美斋酱园”、“三多轩”、“李占记”、“大学鞋店”、“一乐也理发店”等成为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劳毅波小时候经常在“大学鞋店”买“军佬鞋”,由于工艺质量上乘,当时比其他鞋店买的能多穿半年。另外,1982年考上大学时,他专门到“一乐也理发店”搞了个新潮发型,也在“李占记”买了一块日本东方牌钢表,“如今儿时的记忆几乎人去楼空,实在有点惋惜”。
“致美斋回迁成功市民街坊都会非常高兴,个人举双手双脚赞成,一想到老字号就非常亲切。”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告诉记者,致美斋已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酱料店了,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老字号如果不能回迁的话,广州记忆的生存和经营都面临很多问题。韩志鹏表示,对于不能回迁到老铺的老字号,政府应建设老字号商业街。对于能回迁的老铺,回迁中应该开“绿灯”,优先安排铺位,并给予租金优惠。“这不仅是保护广州的文化遗产,从长远来说,对广州的旅游、商贸大有好处。”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则认为,因为拆迁而搬走的老字号应该优先考虑回迁到原址,而不是集中在一条街道上,这样更能保留其文化底蕴。
“老字号不在‘老地方’ 传承也就中断了”
400岁的致美斋将要回老家了,此前同样因为道路建设而拆迁的大部分老字号,回迁却遥遥无期。如大学鞋店、百岁鸡、艳芳照相馆等老广州耳熟能详的品牌,在搬离旧址后元气大伤,加上受限于传统经营模式,目前有些甚至面临窘境。而这些老字号的负责人无一例外表示希望能回迁到旧址,重新回归到熟悉街坊们的视线之中,但回迁后将面临租金升高成为他们回迁之路的一大障碍。
大学鞋店
面临再度拆迁 可能关门歇业
“鹤鸣”与“大学”曾是广州名气最响的两家鞋铺。大学鞋店始建于1934年3月的万福路,原名“亚履”鞋店,因料优质好、明码实价,被顾客誉为“铁价鞋”。1998年,中山四路建变电站占用了大学鞋店近800平方米,鞋店被迫关掉延续60多年的制鞋工场。2002年,中山四路启动拆迁,大学鞋店和致美斋等老铺一样被迁走。由于没有合适的地段、经营面积以及租金,鞋店至今仍蜗居在北京南路一个30平方米的小店内。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南路的大学鞋店发现,店里只有一个经理和七八名员工,铺面中央贴着大大的红字“八折出售”。如果不是“广州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两块牌匾,大学鞋店与街头巷尾的普通鞋店没有分别。另外,店内已经彻底没有自制款式,顾客多数是附近的中老年街坊,只有少量顾客专门慕名而来。
“店里售卖上海、佛山等地的皮鞋,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吸引力了。”大学鞋店经理肖前表示,政府也曾动议打造广州老字号一条街,但目前都是老字号自己在寻找出路,“大学鞋店至今没得到过一分钱的财政补助”。他表示,自大学鞋店从中山四路搬迁到北京南路后,以前每月广州道路办都会给予补偿,后来改为每季度。肖前告诉记者,现在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等着拿钱救命,境地尴尬。
“按当时的协议大学鞋店是要回迁的”,肖前对近日致美斋回迁一事非常关注,虽然都是老字号,但自己公司相对较小,担心在回迁时在租金优惠上不能同等对待。不过,“怕是等不到那天了”,北京南路拆迁公告去年就发出了,拆除的日子似乎不远。肖前说,到时位于北京南路的大学鞋店就会歇业,直到回迁到中山四路时才考虑重开。
百岁鸡
搬迁后街坊不识销量大减
1997年,由于修地铁拆迁,曾被誉为广州“四大名鸡”的“百岁鸡”在广大路消失,后来搬迁到华贵路69号。街坊俗称“四哥”的65岁店主秦永权说,30年前,每天排队买鸡的队伍有几十米,有街坊甚至打的前来帮衬,曾创下一天卖过千只鸡的纪录。但搬迁至此后,很多老顾客都不知道地方了,生意最好时一天才售出100多只,只是过去销售纪录的零头。
被高额租金阻挡扩张之路几乎是老字号的普遍遭遇。“百岁鸡”只有一家店铺,目前在黄埔区正筹备开一家分店。秦永权坦言,租金高昂以及找不到合适的店铺是不开新店的主要原因,有机会将会扩大规模并回迁老铺。据秦永权透露,之所以取名为“百岁鸡”,就是想成为百年老字号,搬离旧址不但失去人气,也失去了几十年的沉淀。“即使租金再高也要搬回中山四路去”,他说,但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找不到铺位。当年中山四路老字号林立的景象,65岁的权伯仍然记忆犹新,他在纸上画出十几家老字号的位置后感慨说,“不少老字号企业都因资金问题或商业开发,而无法回迁老铺原址,都消失了。”
艳芳照相馆 高额租金挡路回迁乏力
“现在生意只能勉强维持,随时都可能垮掉。”作为内地最长寿的照相馆——广州老字号“艳芳照相馆”经理张国庆说。艳芳照相馆成立于1912年,一直在广州中山五路经营。1994年,由于修建地铁,“艳芳”离开中山五路的骑楼,搬到了光塔路,生意开始滑坡,“从一级道路搬到三级道路后,连续5年都是亏本经营。”张国庆对记者说,2000年,艳芳又搬到朝天路,生意依然无起色。“店里最旺时有一百多名员工,现在只剩下十几名老员工,每人每月赚900多块来维持生计。”
“一直很想回迁,不过中山五路是回不去了,回迁就是找死。”张国庆向信息时报记者接连叹气,“目前月租1.8万元都很难维持经营,要是搬到中山五路,租金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不破产才怪。”
家住海珠北路的赵伯是艳芳照相馆的常客,他说,以前艳芳照相馆营业到晚上9点,现在常常在傍晚6点就打烊了。对此, 张国庆表示,新潮影楼对传统相馆的冲击很大,过了傍晚6点连个人影都见不到,为了节约水电费以及人工费,2005年过后就提前3小时关门了。
记者了解到,曾于2005年因租赁问题撤出十甫路的趣香饼家,老铺在前年得以复业,但租金比几年前涨了近10倍。
泮塘食品 难顶数十万“转手费” 错过回迁机会
“店铺一直处于流浪的尴尬局面,就像母鸡要生蛋时找不到窝,到处走,心里很着急。”广州市泮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华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李少华从叔叔手上接过泮塘食品的家族生意,2004年前后泮塘迎来最艰难的时期,一度出现亏损,生产场地也被要求搬迁了8 次。
李少华说,目前,该公司正探索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化发展,但每年投入研发资金占运营资本的1/4,店铺月租金上万元 ,并且每年以10%~15%递增,目前泮塘的资金缺口高达3000万元。因此,铺租压力大、研发资金缺口成为李少华最头痛的问题。
目前,泮塘食品在泮塘路不到50平方米的小店是租来的,与老铺相距仅50米,老铺原址现为向群饭店。不过,李少华还是希望能回迁原址。她说,之前他们也曾有过机会,但当时的铺位业主要求的转租顶手费为30多万元,他们一时拿不出这笔顶手费。后来这个铺位又被向群饭店拿下,他们就没办法回迁了,“老字号不在老地方,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就中断了”。
业内人士: “老字号”常挪窝元气大伤
位于西关泮塘路的广州美食园,集合了广州酒家、泮溪、泮塘、趣香、致美斋等多家饮食老字号。从大学鞋店、百岁鸡、艳芳照相馆、泮塘食品的搬迁历程可知,老铺回迁的难处在于原址被改建成其他用途或出租给其他店铺,即使能拆一补一,但高昂的租金也让老字号望而却步。
广州副食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字号搬迁会影响其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品牌积淀,但老字号盈利不佳或即将消亡也与自身经营有关,老字号应走出传统的经营模式。此外,政府应该加大扶持老字号的力度,让其轻装上阵,重拾昔日辉煌。
一位多年研究广州老字号的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原来的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包袱较重,老字号大多错过走连锁发展的道路,竞争力不强。同时,广州市规定老字号品牌归国家所有,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由于老字号品牌并不属于自己,经营者放不开手脚,品牌维护意识较为薄弱。此外,“老字号”经常挪位确实会使其元气大伤,面对高额租金挡路而往往回迁乏力。
链接
今后老字号拆迁要听证
今年年初,广州老字号协会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广州老字号历史商铺的拆迁及改、扩建听证制度》。《制度》当中规定,对于大型且具特殊意义的老字号,原址改扩建项目要实行听证,凡商业开发的拆迁,应按照“拆一还一”、“原地段安置”原则,优先保证老字号回迁,并按原有建筑面积,尽可能恢复其建筑风格及门面。无法回迁的,应安置在有利于老字号经营和保持原有风貌的地段。
记者手记
“老字号”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也见证着一个城市的蜕变和发展。正如采访中一位老字号品牌的经营者所说,“老字号不在老地方,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就中断了”。在一个老字号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中,“老地方”为其聚集起来的人气、认知度也成为品牌历史的一部分,甚至也是品牌认知度的一部分。搬迁、频频挪窝让老字号失去的,绝对不仅仅是旧街坊、老熟客。对于一个有时光积淀的品牌来说,老街坊、老街道、老商铺也是它的见证者。老字号要有新发展,但绝对不能放弃对“老”的经营。相信这也是为什么致美斋历经十年不断努力回迁的原因,也是一众老字号渴望回迁的理由,当老字号还在“老地方”,历史仍在延续,关于老字号的记忆才完整,关于城市的记忆也因此更完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