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见微知著 把握趋势

2011年06月28日 08:03 来源:经济日报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经济日报在创新报道形式,拓展报道深度上又有了新的探索和实践,“记者观察”专栏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该专栏具有几大鲜明特色:

  一是从专业视角观察时代发展。

  记者是时代进程的参与者和专业记录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统观全局,他们对新事物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准确的判断力。经济日报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经济日报开设“记者观察”专栏,以专业眼光和视角,解读经济政策,分析经济现象,关注经济生活,为读者判断经济形势提供引导,是传统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在媒介融合中通过原创内容引导舆论的创新之举。

  我认为,从专业视角观察时代发展,是该栏目的最大特点。该栏目由7位记者每周一到周日分别写一篇专栏文章,关注宏观经济、“三农”、财金、信息产业、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如《换种方式看创新》、《冷静看待互联网新一轮投资热》、《互联网企业要增强创新发展的紧迫感》等,关注的是时代发展中的新现象,但都从经济专业视角切入,特点鲜明。

  二是传承创新了经济新闻述评这一传统优势项目。

  我认为,“记者观察”的体裁是新闻述评,这是经济日报的传统优势项目。从已刊发的文章看,“记者观察”生动展现了首创精神,深刻把握了事物的历史方位,这是新闻述评这一传统优势项目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创新发展。

  首先,“记者观察”文章关注新产业、新现象,如《把握手机支付发展的良机》、《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启示》、《加快推进高效节能电机》等,总结推广其中的创新做法,是新闻媒体时代责任感的体现。

  其次,“记者观察”文章指点了事物的历史方位。这些文章注重细节,见微知著,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并把握时机深入评论,从而帮助人们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如《首家农商行上市说明了什么》、《高铁是一笔永恒的财富》、《一粒稻谷的“循环经济”》、《坚决抑制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从网购“春运”看快递行业转型升级》等,就是此类文章。

  三是关注民生,体现“三贴近”。

  做到了关注民生,就做到了舆论引导与“三贴近”的统一。关注民生,就是关心读者,也势必引起读者的关注。“记者观察”栏目对民生的关注,增强了这个栏目的传播效果。如《温暖过冬 温暖过节》、《扎实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沐浴文化惠民工程的温暖》等,实现了对民生问题的舆论引导。《由老家的房子想到城镇化路径》、《珍爱个人信用这笔无形资产》、《“望天田”如何实现旱涝保收》等,充分体现出新闻报道的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作者系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讲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