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程武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资金荒、电荒、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困境,如果国家不抓紧时机扶助,恐怕新一轮中小企业倒闭潮即将来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日前召开的嘉捷企业汇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忧心忡忡,大声疾呼。
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有1023万户,这里面还不包括数量更多的个体工商户。数据还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比值为99%以上,对GDP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
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
李子彬发言指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连锁反应以及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革时期,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艰难应对,传统生产企业困难重重,全球宏观经济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且受硬成本支出的制肘,让其在扩大、发展面前更加步履艰辛。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李子彬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分布在各行各业,又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多种多样,所以银行不可能也不应该把不同行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了解透彻,政府要引导和监督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企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己的品牌,不断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多渠道融资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危机越做越强,越发展越好。
会上,有专家认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关键年,随着中国经济运作模式及经济收益体系,逐步由大中型企业转变以中小企业为主导,不论从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均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单纯地扶持无法有效、良性的使中小企业迅速地成长。而建立企业间合作,
由大“服务企业”助力小“实业企业”的形式便成为了一种实现有效共赢的结果。
纵观中国经济六十年发展轨迹,每一次经济政策的调整,总会有一些新兴产业获得超常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的急速衰退和我国“十二五”经济方式的转变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依托更加放心、舒心的合作平台,获得超常规的发展是一个研究课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十二五”经济方式不仅对未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将带来全新的契机,更对于搭建互利共赢平台这种形式给予了颇高的期望。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