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桥隧时代”助推北方经济一体化

2011年07月04日 07: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年6月30日,全长36.48公里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和全长7.8公里中国最长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在青岛同时通车,成为中国桥、隧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国北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青岛胶州湾大桥东起青岛主城区,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山东青岛到甘肃兰州高速公路的起点段。胶州湾大桥所连接的青岛及其辖地黄岛、红岛三地,不仅居于山东半岛的核心部位,而且处在山东的命脉———胶济铁路城市带上。不仅对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大桥和隧道串起的山东半岛滨海大道“黄金链”,贯通了中国高速公路青岛至银川G20、青岛至兰州G22、沈阳至海口G15等交通大动脉,完善和优化了中国北方交通网络,将推动山东半岛与西北、东三省、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融合,实现山东半岛与上述区域资源共享,推动中国北方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口和百年老港,青岛港目前面临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疏港通道压力大等难题。青岛正在建设的“第二个青岛港”,总吞吐量达3.7亿吨的董家口港区腹地辽阔,沿黄河向西纵深可达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经济腹地总面积达87.3万平方公里,发展潜力巨大。青岛胶州湾桥隧通车后,将使陆路直达董家口港区,实现与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南济青高速公路网有效对接,进一步扩大港区经济腹地,延伸港口带动纵深,对青岛港带动腹地纵深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桥隧的开通缩短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各主要城市之前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延伸了山东半岛区域的触角。随着“桥隧时代”的到来,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之一的青岛,将成为海内外旅游业投资的新热点。

  据统计,近两年,在青岛开发区5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由桥隧吸引新落户旅游大项目19个,总投资约170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高档酒店、豪华游艇、高档会所等。专家预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成为“桥隧时代”青岛西海岸的最大“亮点”。

  桥隧将青岛老城区海滨度假区和西海岸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有利于加快青岛旅游经济规模的形成,进而推进山东半岛旅游业的发展。国家开发银行专家称,青岛胶州湾桥、隧建成通车后,将大大减少青岛与通达地区的经济成本,对促进山东半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