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01:0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严婷
尽管亚洲、拉丁美洲国家早已开始加息控制通胀,但是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作为“全球央行的央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发布的第81次年报中明确指出:“为遏制通胀压力和防范金融风险,全球央行需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并警告称,“各央行将不得不准备着上调政策利率,而且步伐比此前所有紧缩周期都更快。”
在BIS看来,全球通胀风险正趋于上行。
然而,正如各国央行在2000年代中期忽略BIS有关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泡沫的警告,这一次,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仍将固执己见:除了欧央行已逐步开始紧缩政策,美、英、日等国央行已表明,低利率水平还将维持一段时间以促进经济复苏。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经济复苏受限,全球通胀压力不断上升,这些通胀上行风险正要求央行提高政策利率。
BIS行长Jaime Caruana指出,自去年4月以来,全球通胀水平上升1个百分点,而扣除通胀因素的实际短期利率却从-0.6%下滑至-1.3%。他还进一步表示,全球经济正以4%左右的较快速度增长。需求的复苏足以打消人们对于通货紧缩的忧虑。因此,空前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已经开始下降。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固定收益分析师Joachim Fels在6月29日的研报中表示:“我们强烈赞同BIS最近的分析。”他甚至戏谑地将BIS解释为“快点加息”(Boost Interest rates Soon)的简称。
然而,就像各大央行在2000年代中期礼貌地忽略了BIS有关过度信贷增长和资产泡沫的警告那样,这一次,大部分央行还是不太可能听从劝告收紧货币政策。
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央行,例如美联储和英国央行,认为通胀攀升是暂时的,并相信经济复苏势头仍然疲软。
毫无疑问,BIS的观点与美联储对当前美国通胀压力的评估形成了鲜明对比: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上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美国当前的通胀压力仅仅是瞬态的,因此美联储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极低利率不变。
英国央行的态度如出一辙。
BIS认为,极低的利率导致的结果不仅是全球通胀风险攀升,还有严重的金融扭曲、资源不合理配置、被延误的去杠杆化,以及全球经济失衡。那么全球各大央行是否会听从BIS对于紧缩政策的呼吁?恐怕多数央行都会置若罔闻。
就像在2000年代中期他们忽略BIS有关信贷过度增长和资产泡沫的警告一样。
当时,支持“按兵不动”的观点认为,资产泡沫难以诊断,通胀还较低,而且,就算情况开始有变,央行也总能事后补救。现在,支持按兵不动的观点则认为,更高的商品价格和总体通胀可能只是瞬态,颠簸不平、阴晴不定的经济复苏,加上劳动力和产品市场低于均衡水平,都会让核心通胀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而一旦工资压力开始浮现,央行仍然有时间做出反应。
全球经济永远充满不确定性,只有时间才能证明哪一种观点最终站得住脚。
但即便多数央行赞成BIS的观点,即需要更快地紧缩货币政策来遏制全球通胀压力,也不一定意味着他们会采取激进的加息方式——因为不仅仅是通胀,当今货币政策的决定还涉及到更多考虑因素。
在美国,美联储就身兼双重使命:低通胀和可持续的就业增长。在欧元区,尽管欧洲央行已进入加息通道,但主权债务危机也限制了该行的操作空间。
在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想要防止本币升值从而保护经济增长的意愿也限制了货币紧缩的步伐。而发达经济体整体而言,来自公共部门债务的政治压力也让央行难以激进加息。同时,让通胀侵蚀掉债务的部分实际价值也能减少债务负担。
总而言之,从上述这些角度来看,似乎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是某些央行的最优选择。
尽管BIS发出了呼吁,很多主要央行看来并不太可能会听从建议。至少在中短期内,全球主要经济体利率可能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全球通胀压力也难以消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