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障房成难解命题 分配还需公正

2011年07月06日 21:2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见习记者 李子木报道

  保障房问题最近又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近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2010年度审计报告,报告称,截至2010年底,审计抽查的这8个省份中已出租的36万套廉租住房中,有4407套廉租住房被违规租售或另作他用,有4247套廉租住房被分配给不符合条件的家庭。

  事实上,保障房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前段时间,浙江省苍南县官员私分850套限价房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6月17日,苍南县官方宣布分配方案“存在不科学、不合理和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决定停止执行相关分配方案。然而,据悉已获得购房指标或已经获得补偿金的机关职员拒绝退房退款,整改一事正陷入僵局。

  “保障房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是分配权限下放”,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保障房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缓解社会贫富矛盾,而社会贫富矛盾在保障房分配中却是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分配制度时难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另外,在具体运作中由于缺乏具有处罚性措施的规定以及相应的监督措施,导致中央文件精神无法准确传达,地方政府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增加。”

  在一些专家眼中,保障房是政府对付房价飙涨、住房紧张等问题所能做的最后也是最好的事情。按照“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全国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希望通过“商品房+保障房”的双轨设计帮助普通中国人圆买房之梦,然而现在却事与愿违。

  目前业界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避免地方政府以权谋私现象的出现,应当取消保障房制度。韩长吉对这个问题持不同看法:“从政策层面来看,保障房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对缓解我国日益突出的房地产供需矛盾起到正面作用;另外,保障房制度所针对的适用人群也相对合理,基本上覆盖了所涉及到的大部分有刚性需求的群众。出现保障房分配不公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问题,由于缺乏监督以及分配权限下放,导致以权谋私成为必然会出现的腐败现象。”

  保障房被视为平抑房价、缓解社会问题的利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纯粹的经济范畴,而上升为政治问题。但是由于极端缺乏稳定、系统的建设机制,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从一开始即遭遇重重困境。比较而言,资金问题虽迫在眉睫,在层层行政压力和政策变通之下,未必没有解决之道,但如何分配却直接触及个人利益取舍,从而让权力寻租不乏可乘之机。

  在谈到如何解决保障房分配不公的问题时,韩长吉表示,中央政府要解决保障房分配问题,就必须重新设立相关的运行规定。一方面,必须将违规处罚力度加强,以此震慑部分地方政府以权谋私的意图;另一方面,必须扩大监督渠道,将保障房分配标准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考验之下,通过设立特殊投诉渠道以监督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