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7日 02:1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屋漏偏逢连夜雨,地方债务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7月6日,加息的靴子悄然落地,地方债务的严管政策出台,再加上前一天穆迪对地方债的不乐观评估,地方债这个隐患在中国经济体内部开始发作。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大,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
会议还特别强调,要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
城投债风险堪忧
今年上半年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4万多人,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涉及债务的地方政府7.9万多个相关部门单位、6500多个融资平台公司、37万多个项目、187万多笔债务进行了审计。
根据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17491万亿元。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尚未超出其偿债能力。
汇丰发表评论也称,10.7万亿元的地方债规模没有超出市场的预期,尽管占到了全国GDP的27%,但仍是可控的。
但从结构上看,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风险隐患较大。
机构预测,从期限上来看,2011年到2013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款期,城投债风险会在未来两三年集中爆发,而今后两年内地方债务的积累仍然会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70%以上的债务被用于投资铁路、桥梁和购买土地,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掌握的资产是随着负债的上升而增加的。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作为一种以公司债形式发行的准市政债,城投债是解决地方政府项目资金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
不过,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信息研究部研究员王宇指出,“十二五”时期将是城投债集中偿还期,由于遏止未来通货膨胀风险,我国货币政策将由宽松走向稳健甚至收紧,城投项目在建设进行中的资金缺口或许很难有效填补,而随着项目的现金流不能顺畅流通,城投债面临的风险也将会加大。
“担保函”无效
在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成为了整改上年度审计问题的首项工作。
会议严厉指出,要建立整改工作责任制,对故意推诿、拖延甚至拒不整改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具体来看,将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抓紧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
汇丰也认为,由于银行贷款占到了地方债的近八成,如果不切实采取措施来进行债务重组,银行未来几年将真正面临违约风险。
此外,会议还特别强调,要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担保无效是地方融资平台的主要风险之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地方政府和人大所开具的“担保函”无效。
不过,监管部门一负责人表示,对于存量贷款,原有的地方政府和人大开具的“担保函”等不宜完全作废,但对于增量贷款,银行需在前述基础上增加新的规范和要求,需要具备足够财务实力的担保主体,追加土地资产、优质企业股权等合法足值的抵质押品。
针对地方债务隐患,汇丰表示,在问题恶化之前,中国仍有很多灵活的方案来对地方债进行重组,但短期内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便是赋予地方政府发债的权利,以使其能够偿还银行贷款。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