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巴菲特午餐被指已成垃圾食品

2011年07月07日 11:31 来源:《中外管理》

  本文作者供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金融所适合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是价值+策略的投资模式,适合于巴菲特模式的长期投资时代远未到来。

  巴菲特午餐=垃圾食品?

  文 / 金岩石

  虽然只高出了100美元,但巴菲特午餐却刷新了上一次中国人创造的记录。据说,这一次的中标者也是来自于中国——中国商界的“巴菲特热”着实威力惊人。

  但倘若不是为了慈善,花这么多钱吃一顿饭实在不值。如果只是为了和巴菲特见面,更实惠的做法是去美国投资买下巴菲特家斜对面的房子,挂牌价还不到30万美元。当了巴菲特的街坊,见面的机会自然很多,预计该房产还有升值空间。

  这显然不是健康的状态。坦率地说,对于中国商界,现阶段的巴菲特午餐实在与“垃圾食品”无异。中国企业的经营性利润本来就不多,如果企业家们都学了巴菲特,上市公司的利润中从投资性收益转型而来的利润比例就会更高,股市投资人所预期的创新成长性收益就更低。

  不可复制巴菲特概率

  巴菲特经营的是一家投资型保险公司,资金来源是保费收入,主营业务是两类投资:其一是股权投资,其二是股票投资。其中股权投资的长期收益远高于股票投资的收益,所以业内专业人士界定巴菲特的投资模式是股权投资的成功典范。然而在中国,相关媒体的评论是说股票投资要学巴菲特,如果你真的相信并实践了,过去10年在中国股市进行长期投资的成功率有多高呢?统计结论是:不到1%!

  巴菲特公司的股价在最辉煌的10年中上涨了10倍,即年平均升值26%~27%。沪综指在过去10年仅上涨了24%~25%,这个统计至少说明,中国的A股市场尚不具备长期投资的基础和条件,在这个市场上学习巴菲特的股票投资人,成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再看巴菲特本人的价值投资案例之一比亚迪,从去年巴菲特午餐至今,比亚迪的股价从67元一路下跌到22.5元,一年跌幅超过66%,可谓“惨不忍睹”!我想,这应该也是本次巴菲特午餐被要求不谈股票的原因之一吧!其实,长期持有的投资在美国股市中的成功案例也屈指可数,当年道琼斯指数的30家成分股都是很优秀的公司,至今依然活在股市中的仅剩GE一家了。业内许多人在忽悠客户的时候,经常用指数的长期图示来“证明”股市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必然高于通货膨胀,这是一种误导,因为任何股市指数的成分股都会被定期或不定期更换,如果没有成分股的调整,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股市的核心指数能够长期跑赢通货膨胀。

  风险逼近

  股市财富是风险财富,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或者不能够识别风险的人,都只能偶然获得成功。投资人选择任何投资策略,事先都要充分理解所参与股市的内在风险,而中国A股市场的内在风险之一就是:一级市场的厚利不断挤占二级市场的薄利。股权投资人会把股票投资人视为其成功套现退出的对象,上市公司的业绩对投资性收益的依赖性越强,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就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商界的“巴菲特热”会增大中国股市的投资风险。

  巴菲特投资模式的成功在于他的团队能够跨越一级和二级市场,许多成功投资的超额收益来自于在两级市场之间套利,而中国股市的投资人多数没有参与一级市场投资的机会和能力,所以在二级市场上,股票投资人会不幸成为一级市场“巴菲特们”的套利对象,被迫在长期持有的亏损中默默承受着长期投资的苦闷和困惑。在我看来,较为适合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是价值投资加波段操作,或者说,是价值+策略的投资模式——适合于巴菲特模式的长期投资时代远未到来。管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