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光:奥巴马对孩子们说了什么

2011年07月07日 11:26 来源:《中外管理》

  奥巴马对孩子们说了什么?

  ——感悟领导力的坚实来源

  文/杨光

  全世界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狂热虽然在消褪,但这反而更有助于我们平和、平视这位“全球第一”政要。而我认为,更能体现奥巴马领导风范的,不是拍板击毙本·拉登,而是两年前他所做的一次演讲,面对的不是将军和政客,而是校园里的普通孩子。

  我很愿意摘其部分内容,与朋友们分享——因为它对管理同样有益。

  奥巴马都说了什么?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想许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现在还在放暑假,以及今天不用那么早起床。我理解这份心情。小时候,我们家在印度尼西亚住过几年,而我妈妈没钱送我去读书,因此她决定自己给我上课——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点半。显然,我不喜欢那么早就爬起来,时常我就在餐桌前睡着了。每当我埋怨时,我妈总会用同一副表情看着我说:“小鬼,你以为教你我就很轻松?”所以,我理解你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开学还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但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为了和你们谈一谈你们每个人的教育,以及在新的学年里你们应当做些什么。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那么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报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甚至设计出像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科学课程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大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这不仅对你们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你们的教育如何也会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今天你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将会决定我们整个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你们需要在科学课上学习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艾滋病那样的疾病,和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你们需要在历史社科课程上培养出观察力与判断力,来减轻和消除贫困、犯罪和各种歧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们需要在各类课程中逐渐累积和发展出创新意识和思维,去创建新的公司,来制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你们每一个人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智,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

  ——当然,我明白,读好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你们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把精力集中在读书上。我知道你们的感受。我父亲在我两岁时就离开了家庭,是母亲一人将我们拉扯大。有时她付不起账单;有时我们得不到其他孩子们都有的东西;有时我会想,假如父亲在该多好;有时我会感到孤独无助,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此我也并不总是能专心学习,我做过许多自己都觉得丢脸的事情,我的生活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急转直下。但我很幸运,我在许多事上都得到了重来的机会,我得到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或许你的生活中没有能为你提供帮助的长辈,或许你的家长经济拮据,或许你住的社区不那么安全,或许你认识一些会对你有不良影响的朋友等等。但归根结底,你的生活状况——你的长相、出身、经济条件、家庭氛围——都不是你不好好读书的借口。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

  ——成功是件难事。你不可能对每门课程都兴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教师都相处顺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来和现实生活有关的作业。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但那没关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们往往也经历过最多的失败。J.K。罗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绝了十二次才最终出版;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被学校篮球队刷了下来,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输了几百场比赛、投失过几千次篮,知道他怎么说?“我一生不停地失败、失败再失败,这就是我现在成功的原因。”他们的成功,源于他们明白人不能让失败左右自己——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样的改变。

  ——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接触一项体育运动时就能进入校队,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唱一首歌时就找准每一个音,一切都需要熟能生巧。你或许要反复运算才能解出一道数学题,你或许需要读一段文字好几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许得把论文改上好几次才能符合提交标准。这都是很正常的。

  ——不要害怕提问。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我每天都在这么做。求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它说明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

  ——250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奋起努力,用一场革命最终造就了这个国家;75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战胜了大萧条、赢得了二战;就在20年前,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们,他们后来创立了Google、Twitter和Facebook,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因此,今天我想要问你们: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你们将解决什么样的难题?你们能发现什么样的事物?二十、五十或百年之后,假如那时的美国总统也来做一次开学演讲的话,他会怎样描述你们对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

  管理者能悟到什么?

  读罢全文,我感慨良久,受益颇多。

  我悟到了负起责任绝不等于牺牲自我。奥巴马、西点军校和我们一样强调责任感,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我们在“为了别人”和“要求别人”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对自己负起责任?而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其前提是尊重个体价值。如果我们不能首先学会尊重个体价值,或过于强调牺牲个体价值以换取团队价值,那么我们收获的所谓团队价值,将注定是自欺欺人,或不可持续的。成就自我和驱动自我,恰恰是成就组织和驱动组织的基础。

  我悟到了铿锵的使命来自鲜活的现实。诚如奥巴马所说:“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奥巴马也谈国家,也谈未来,也谈贡献,但他所谈的“伟大”永远来自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现实,都在体验的生活,都在追求的成功,甚至都很纠结的时弊,并把历史的不朽与未来的期待,和现实的平凡相联系。任何理想和使命,如果不能基于很现实且很具体的生活,都将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

  我悟到了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同理心。领导注定是不断发出号召的人。但是我们拿什么去驱动我们的团队?绝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也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这是个解构权威、蔑视说教的时代——而首先是放平姿态去包容,推己及人去理解。为什么奥巴马在开学典礼上却先大谈对假期的留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而我们都愿意倾听“自己”的声音。因此,他不断说“我理解”、“我知道”、“没关系”、“很正常”,并不断回顾自己并不崇高的过去,让自己和受众始终站在一起。只有能平心看待自己,真心理解别人,并诚心分享自己,和决心成就别人的人,才能实现对别人的影响和领导,才会拥有坚实的领导力。

  朋友们,你们从中悟到了什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