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有什么理由非要为奢侈品降税

2011年07月08日 22:26 来源:中国财经报

  泌水

  世间总有一些惊人的巧合。

  近日,年仅20岁的郭美美在网上公然晾晒价值上千万的奢侈品,炫耀其奢华生活,刺激着公众的容忍底线。而更让人不解的是,此间竟然还有一批“有识之士”鼓动政府为奢侈品减税,让全民为郭美美们的奢侈消费买单。

  《中国财经报》近期刊登的署名文章《不应取消或降低奢侈品进口消费税》,旗帜鲜明地反对给奢侈品降税,获得了网民的普遍支持。然而,仍有一些所谓“专家”断章取义、偷换概念地鼓吹奢侈品降税,笔者试辨析如下,以正视听。

  降税的N个奇怪论调

  一为利益论。此说认为,财政部之所以不肯降税,因为其工作是增加财政收入。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2010年奢侈品国内消费税收入全部加起来也就28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收入的万分之三,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些专家所称的日用化妆品,早在2006年就取消了消费税。就关税而言,2010年关税总收入为2027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4%。就在这2027亿元的收入中,大多数是进口钢材、大豆、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贡献的收入,奢侈品作为小额品种,其关税根本是少得可怜,在海关公布的进口货值名单上都不值一提。2009年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仅结构性减税就达到5500亿元,财政部门难道能为这么点奢侈品税收收入,而不肯降税?

  二为概念论。此说认为,财政部和商务部对奢侈品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因而导致对这些商品的税收态度不一致。有专家言之凿凿地说,应该降低奶粉等大众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税——不过,他应该先弄清楚,我国对奶粉征收消费税吗?《中国财经报》文章对奢侈品特点描述得再明确不过:“奢华性、非必需性和高昂的价格”。我国目前仅对贵重首饰、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高档化妆品等5种奢侈品征收消费税,这在实际操作中早已明确认定。为何有些人视而不见,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呢?

  三为接轨论。此说认为,中国的商品含税高,应该和世界接轨。有媒体发表文章,称中国商品含税高过欧美日,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据统计,中国商品含税已经远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每个州郡的税可以自行制定,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要交多少税,因而美国人要聘请律师缴税。美国各州的税制不同,税目、税率也各不相同,美国的商品平均含税是如何算出来的?这些专家的“水平”恐怕连美国人都会吃惊得伸舌头。况且,这些专家连中国的税制都没搞清楚,连中国对什么样的商品征收消费税都不了解,又怎么能算出中国的商品含税平均数是什么?更奇怪的是,没有基数,是谁竟然能算出平均数多少倍?甚至精确到小数点两位数?这样的数字究竟是怎样炮制出来的呢?

  奢侈就意味着幸福?

  有专家称,“财政部门以奢侈品属于高档消费为理由拒绝调降税率,甚至还要提高税率。这不过是看似‘替天行道’的盲动选择,最终的结果不过就是把消费赶出国门,同时也让税收随之而流失不止。只有在广纳众议、缜密考量各种利弊之后,奢侈品税费才能够探寻到正确定位。部委之间的争论并非坏事,只是希望不要让民众等待太久。”

  对此,本人有三点疑问:一则,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通过税收来调节收入分配,这本来就是政府天然的职责,怎么会叫做盲动呢?二则,享用奢侈品的郭美美们并没有因为国内消费税而“出国门”,她还骄傲地晾晒着自己的奢侈品。三则“希望不要让民众等太久”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民众”代表谁?在等什么?最近有消息说,个税法按民意起征点修改到3500元后,纳税人数将由约8400万减至约2400万,这就意味着,13亿人口中只有2400万人口的月收入在3500元以上,其中真正时常享受奢侈品消费的恐怕少之又少——难道这样的人群才是“民众”?

  另有专家称,“人们也需要转变观念,消费更多的进口商品,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民生,幸福指数就有所提高,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听闻此言,笔者首先感到又“被老百姓”了一把。消费更多的进口消费品,怎么就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感?幸福感是一个人的主观体验,个体差异很大,和消费进口商品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有少数郭美美们才会以享用进口货为荣,才会上网晒进口的奢侈品。前不久,社科院发布的一个调查还在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民众幸福感降低,在全国排名靠后,而这些进口商品的消费人群恰恰大都挤在这些都市的华屋大厦中。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如此写道,估计他是没钱搞奢侈消费的,但他志存高远。庄子更穷,有一次穷得要断炊,向一个管河的官员借粮,然而,庄子的精神世界却能鲲鹏展翅九万里做“逍遥游”。谁能说他们不幸福?以郭美美式的幸福来衡量别人的幸福,真乃“小知不及大知,蟪蛄不知春秋”。

  无疑,追求高品质生活,是人类共有的美好愿望。政府鼓励勤劳致富、科技进步,减轻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负担,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很有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鼓励奢侈,尤其是更不能通过减税刺激奢侈消费。不仅是现在,未来亦不可取。中国传统以勤俭为美,怎么一下子就“奢侈就意味着幸福”了?我们不反对富人享用奢侈品,但反对那些“炫富”者,尤其是那些不劳而获的“炫富”者,难道她们的幸福观可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不值得我们深思么?

  一个国家、一个小家,如果以奢侈为美,那也就离颓败不远了。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为证:“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财经要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