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面认识“三公”支出

2011年07月08日 22:26 来源:中国财经报

  白景明

  中国财经报 2011-07-09 00:00:02

  2010年中央财政决算报告公布了中央部门2010年“三公”支出总额决算数,并宣布中央各部门“三公”支出决算数和2011年的预算数由各部门公布。“三公”支出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这项举措引起社会热议。当前公布中央部门“三公”支出表明我国的财政民主化程度加大、预算公开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也说明社会公众有序参政议政的权力落到了实处,国家财政是人民的财政。

  然而,有必要指出,公布数字固然重要,如何理解数字更重要。中央部门“三公”支出总额公布后,各方评论如潮,总体取向是信任和理解,但在细节问题上也有疑惑和误解。应当承认,“三公”支出是一个专业问题,非专业人士把握不准不足为奇,但同样要看到,如果不能全面认识“三公”支出,很可能就会是片面的甚至是曲解的认识成为主流观点,形成错误的理念,这对深化财政改革、落实财政政策乃至正常行政和执行国家大政方针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谓全面认识,就是要正确评价“三公”支出的性质、规模和管理。就性质而言,“三公”支出是政府行政经费的组成部分,属于政府行政成本,是政府运转必然发生的支出。进一步说,政府受人民委托提供公共产品,就要有成本性投入,如同企业要生产、销售产品就要有成本开支一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政府行政活动国际化程度提高,公务出国已成为经常性活动。同时,在工业化时代,政府开展公务活动不可能不配车,比如维护公共安全要配置警车。所以,“三公”支出并非没有才是正常的,而且并非最小化就是最优化,因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以及结构转变客观要求“三公”支出正常增长。如果说“三公”支出全部取消或大幅削减才合理,那么,维护公共安全就要徒步进行,国际公务往来全靠通讯手段,这显然是不讲效率的设想,最终得不偿失。

  就规模而言,中央政府“三公”支出94.7亿元,占中央本级支出的比重仅为千分之六,相对于人员规模和中央政府事权来讲,并不过度。当然,中央政府“三公”支出相比过去还是有所增长,但这也并非失控,因为促成“三公”支出增长的主导性因素是物价上涨趋势、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扩大、国家国际地位抬升、经济全球化引致国际经济协调事务增多等。

  就管理而言,“三公”支出绝非无序,而是有严格、系统的管理制度。比如公车购置和维护,中央财政早已制定了总额控制办法。至于出国经费,早已明确了标准支出,且在国外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仍执行原标准。总体上说,中央政府的政策取向是大力压缩“三公”支出,近两年一直在逐步削减一些“三公”类项目支出。

  既然如此,今后探索“三公”支出改革,就要尊重规律、尊重事实。真正做到这点,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必须承认“三公”支出是必要的支出,体制性浪费要坚决砍掉,制度性增长还要保。其次,推进“三公”支出改革必须认真分析各类制约因素。改革的总体取向应以保运转、保公共产品供给质量提升为原则,具体应考虑的制约因素包括物价走势、政府职能转换阶段性重点、公务活动类别、行政管理特征、有关物质消耗品供给规模和结构等。再其次,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管理,主要着力点是有保有压性地优化支出标准体系。最后,要加大“三公”支出解说力度。具体说就是要适应新时期政府理财公众参予热情高的特征,从理论和现实运转两个角度生动形象地向社会公众说明“三公”支出,操作上可考虑完善各类财政学教科书内容、有关部门撰写并出版有关通俗读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