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南苏丹共和国昨宣布独立

2011年07月10日 05:40 来源:东南快报

  昨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独立,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非洲的第54个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的领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面积与法国相当,人口800多万,首都设在朱巴。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部自治政府主席萨尔瓦·基尔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当地时间9日中午,苏丹南方各界在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前领导人约翰·加朗墓园广场举行独立庆典仪式。苏丹南方议会议长詹姆斯·瓦尼宣布苏丹南方正式独立,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苏丹国旗降下,南苏丹国旗冉冉升起。

  随后,萨尔瓦·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并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总统。

  苏丹北南和平进程一直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特使姜伟新、美国特使苏珊·瑞斯,以及来自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阿拉伯国家联盟、欧洲联盟、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的代表出席庆典仪式。

  两个“苏丹”还将谈判

  8日下午,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布政令,正式承认南苏丹的“独立和主权”。独立日当天,巴希尔从苏丹首都喀土穆赶到朱巴出席庆典,见证自己治下的国家正式一分为二。苏丹国土面积将缩小四分之一。

  目前,苏丹北南双方就分界线部分区域归属、石油收入分配、债务分担等问题仍未达成一致,但双方承诺将在南苏丹独立后继续通过谈判方式加以解决。

  近40年独立路多战火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苏丹南北双方都曾为英国殖民地。上个世纪50年代苏丹独立后,由于南北方在宗教、习俗和管理等问题上存在差异,矛盾日益积聚。

  1963年,南部因不满政府在南方推行伊斯兰教,第一次内战爆发。内战断断续续地持续了近10年。直到1972年双方和谈,北方承认南方为自治区。1983年,由于南部地区发现大量石油,南北战火再起。这次内战持续了22年,成为非洲最长的内战。2005年,苏丹政府和南部“苏丹人民解放军”达成《全面和平协议》,这一协议为6年后的南部苏丹独立铺平了道路。

  目前,居住在北方的南方人以及居住在南方的北方人,在南部独立后,都将在法律上成为“外国人”,南北方拿出9个月时间,让双方居民选择国籍。

  中国与南苏丹建立外交关系

  昨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南苏丹共和国总统基尔,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祝贺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建国,基尔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9日,中国驻南苏丹总领事馆挂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苏丹共和国大使馆”的牌子。

  讲述

  “基础设施最差的首都”

  中海外集团驻朱巴代表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中资公司在南部地区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因为当地的城市建设比较差。一位中海外集团员工说:“朱巴可能将是世界上基础设施最差的首都。这边的道路很少有沥青路,都是泥土路,下雨泥泞,不下雨尘土飞扬。”

  这名员工说,当地最好的建筑是北京饭店,也只有两层,新建设的南苏丹宾馆要好一些。

  据悉,中海外是第一家进入朱巴的中国企业。从2006年开始,该集团就投资近1亿美元,对朱巴政府办公楼、高官官邸、公务员住宅、议会大厦、医院、总统府等进行全面维修。“总统府之前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楼,维修之后变漂亮了。”

  中水公司为南部地区兴修水利。该公司员工苏先生介绍,当地人与中国员工关系很不错。当地政府还时不时给公司送一些牛等家畜当礼物。

  南苏丹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刚果(金)和中非接壤。与苏丹分离后,新独立的南苏丹将与苏丹拥有长达2000公里的边界线。独立后,南苏丹面积65万平方公里,下辖10州,境内拥有200多个部落,人口约826万,居民多为非洲土著黑人,主要信仰当地拜物教和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

  南苏丹石油储量丰富,农、林、渔、畜牧等产业方面潜力较大。但由于长期内战,南苏丹基础设施简陋,医疗水电等公共服务缺乏,教育水平落后,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据联合国有关方面统计,南苏丹90%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9成人口每日生活费不到1美元、文盲率高达85%以上。基础设施远远达不到支持国家快速发展的要求。人口40万的朱巴市区,绝大部分是茅草屋顶和泥墙构成的昏暗小屋。

  南苏丹“独”易“立”难

  南苏丹共和国成立,当地民众充满期待。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北南之间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巨大,战争隐忧仍存。加之南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政治架构仍不完善,南苏丹立国之路将面临重重考验。

  难题1

  数个“定时炸弹” 或随时引爆战事

  根据苏丹北南双方2005年签署的《全面和平协议》,苏丹南部于今年1月举行了公投,近99%的选民支持南部分离。但在随后的半年过渡期内,北南之间在边界划分、石油资源分配、外债分担等关键问题上的谈判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问题被苏丹总统巴希尔称为随时可能重新引爆战事的“定时炸弹”。

  就在南苏丹独立进入倒计时之际,北南边界冲突频发。北南双方围绕南科尔多凡州地位问题相互指责,战事一度蔓延至该州首府卡杜格利。盛产石油的阿卜耶伊地区归属问题更为棘手,苏丹政府军与南方的苏丹人民解放军屡屡交手,双方各有伤亡。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困难局面并非意味着和平无法实现。北南双方领导人已多次重申不会再次陷入战争,国际社会也呼吁双方冷静克制地对待分歧,和平解决冲突。在南苏丹独立初期,北南之间仍将维持紧张局面,但在人心思和求稳、国际社会斡旋协调的大背景下,双方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一些观察家认为,摆脱战争阴云、寻求和平出路的根本方式在于合作。

  难题2

  南苏丹将成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投资领域狭窄、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南苏丹也将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苏丹经济学家索米亚·赛义德说,南苏丹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太差,这将拖累自身“造血机能”的形成,影响新政府经济发展计划的实施。

  面积与法国相当的南苏丹仅有100公里的沥青公路。由于常年战乱,南苏丹各省份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迄今仍无市政供水管网,居民用水只能依靠供水车,或自行到尼罗河取水。

  难题3

  内外问题重重 执政经验不足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在争取南苏丹独立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由丁卡族领导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南苏丹执政党,但其执政经验不足。

  南方还未正式立国,就有7支反政府武装扬言要推翻政府。一些政治势力对丁卡族把持政权主要职位存有不满,要求扩大自身在未来政府中的代表性。

  另外,南苏丹所辖10个州内生存着200多个部落,他们经常在宗教、牲畜、水源等问题上产生冲突。当地政府腐败问题也很突出。

  在军事上,新生政权不仅需要应对与北方的紧张局面,还受到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在边界的侵袭。如何壮大自己的国防力量,使武器落后、组织松散的游击队尽快转变为职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军队,是摆在南苏丹政权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对外关系上,目前南苏丹正积极争取加入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但如何处理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则显得较为棘手。

  负责发展南苏丹与中东地区关系的官员本杰明说:“由于北南苏丹关系的原因,我们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还很微妙。目前30多个国家在南苏丹设立了领馆,但阿拉伯国家只有埃及。”

  目前看来,南苏丹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正在取得进展。6月底,南苏丹决定将把在海湾地区的首个大使馆设在阿联酋,同时在迪拜开设经贸代表处,负责南苏丹在海湾地区的贸易活动。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新京报》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