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传承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011年07月10日 08:10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是中国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10年来,昆曲艺术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呵护下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了解昆曲艺术传承和保护,作为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记者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

  记者:10年间,人们对于昆曲艺术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田青:10年前,当昆曲艺术刚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时,有很多人还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更不知道昆曲入选这样一个名录有什么重要意义。10年间,我国建立起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4级保护体系——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文化部公布的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1028项,先后确认了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目前,我国已成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达到34项。我了解到,现在在大学校园里,也出现了很多古琴、昆曲的社团。人们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不多到密切关注,这10年,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飞跃,这个飞跃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样让人赞叹。

  记者:有人说喜欢昆曲的大多数是老年人,为了让青年人也喜爱昆曲,昆曲需要改革。您是如何看待这一说法的?

  田青:为什么青年人不喜欢昆曲呢?有人说,昆曲“节奏太慢,音乐太单调,唱词听不懂”。但试想一下,如果昆曲配着交响乐,就面目全非了,也就不再是昆曲了。正如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独特标志,昆曲丢掉了婉约、丢掉了文言唱词,就没有了特点。现在有些人提出要实现“昆曲的现代化”,这是非常荒谬的。我曾经对一些不喜爱昆曲的年轻人说,“昆曲已经等了你600年,不在乎再等你30年”,等他到了一定的岁数,可能会对昆曲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这里“等”的含义并不是“不动”,而是“呆得住、坐得稳”,昆曲有这份自信,不能轻易改变自己来迎合时尚。我理解的所谓“时尚”是指“一时之尚”,为了迎合一时之尚而损失了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积淀,得不偿失。

  记者:最近10年,昆曲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您认为未来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传承昆曲艺术?

  田青:在清代,戏曲就存在着“花雅之争”,如京戏、秦腔、梆子等属于花部,昆曲属于雅部。作为一项高雅艺术,昆曲在它的受众群中得到认可,这也是其长期“衰而未亡”的原因之一。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如果我们抢救及时、措施得法,可以延长艺术的生命,甚至让该艺术迎来“第二春”。例如:当年的昆曲《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又如,10年前,昆曲艺术成功“申遗”,这些事件在昆曲的传承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这么一个“衰而未亡”的剧种,出现了目前“传而不衰”的现象。

  记者: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怎样才能真正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文化?

  田青:6月1日,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出专门的财政预算,从财政和法律两个方面来保护”,这是非常有力的措施。另外,我认为全社会的重视和参与也非常重要,大家都要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用产业化、市场化的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认为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弊有利。有一些是可以市场化的,如手工艺的绣品或织品,就是作为商品而创作的;而另一些市场化就不行,比如说地方传统戏曲。因此,用市场化的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慎重,要区别对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