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1: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谢潞锦
上一轮大牛市之后,近年来基金业发展进入低迷期,规模扩张瓶颈难以突破,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做大做强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股东们的信心跌入低谷。
来自行业一线的信息显示,上海一家小型合资基金公司的外方股东已萌生退意,将出让参股基金公司股权,欲结束惨淡经营数年的“中国布局”。
外资出局意料之中
“出现外资撤退的情况并不意外,意外的是退出的时间可能太快了。”一位熟悉基金业内部情况的机构高管感叹道,黯然谢幕的背后是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内地资产管理业务运营上的“水土不服”,一些合资基金公司的发展令外界极度失望。
根据这位机构高管分析,造成外资股东备感疲惫的外部压力在于:一方面,基金公司规模长期低迷,股东们已经慢慢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不佳的市场形象或者已经“侵蚀”到外方股东的“底线”。“也许,外方正在寻找一条如何体面撤退之策。”他表示。
其实,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合资基金公司大多“系出名门”。无论从资产管理规模看,还是从口碑角度,这些来到中国内地市场开拓新业务的外方股东都有着不俗的业绩。而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地位是这些全球金融巨头所不能忽视的。然而,正如业界当初的判断,即便有着充足的财力准备,但“本土化”不足,使得越来越多的合资基金“败走麦城”,行业龙头依然由那些纯粹的本土基金公司所掌控。
定位失误是主因
一位合资基金公司前任高管对记者表示,总结来说,外资股东对于中国市场的定位失误,令其在对合资基金公司的运营中出现了重大的战略性错误。“在部分合资基金公司中,外资方有着很强烈的股东意识。”他表示,在对于公司的投研方向上,外资方往往要求基金公司完全按照外资方面的规程来办,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中小基金公司灵活的主动权。而且,在现实中遭遇挫折之后,公司方面仍然不调整思路,最后使得公司处于惯性运转状态。然而,“在竞争激烈的新兴市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惯性思维下采取相对保守的经营模式,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他表示。
中小型基金公司之所以举步维艰,与目前基金业的发展现状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基金业绩乏善可陈、销售以银行渠道为主的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难有作为。“规模上不去,自然难以寻觅到更为合适和优秀的人才。”一位合资基金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中小合资基金公司的运营决定权主要来自外资方。但与其所管理的规模庞大的海外资产相比,合资基金业务在外资金融机构所有业务中占比很小。一位合资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外资方难以拿出主要精力以及更多资源去支持一个相对陌生且无法提供更多收益的领域。
创新打开新局面?
不过,虽然在中国内地基金市场吃了苦头,但有不少外资机构在继续推进其合资基金业务。在他们看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内地理财市场的扩张,令这些国际巨头难以割舍这块业务。因此,尽快吸取经验、调整经营策略成为一些后来者的着力点。
“经过前期的挫折之后,公司高管开始意识到,中国内地市场确有其特殊性,且不能小觑。”一家刚刚“落户”中国内地的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门负责人坦言,在未来工作重点中,一方面,在销售方面将更加接近国内投资者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大力推进创新。“这可能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策略。”这位人士认为,外资股东在产品设计方向上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如果结合目前国内基金投资者的偏好,推出符合资产配置实际需求的产品,并引入良好的培育机制,也许将“走活一盘棋”。
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型合资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国内基金产品同质化倾向非常严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并希望通过某些新产品、新理念的推出而打好“翻身仗”。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