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2:3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信海光
尽管《变形金刚3》在内地还未上映,但这部好莱坞大片中充斥着中国植入广告的消息已经漫天飞,导演给了内地某牛奶品牌大特写,还专门安排了台词,某国产电脑也在片中出现了十次之多。男主角一出场,穿的T恤也是国产品牌。几乎让人以为美国人生活中充斥着中国名牌。
这实际上是一场商业运作的结果,《变形金刚3》破纪录的有四家中国品牌被植入其中,涉及投入人民币数千万元。对于植入广告,从以前普遍态度看,中国人是很讨厌的,近几年无论是春晚还是冯小刚的电影都曾因过多的植入广告遭受舆论围剿,《建党伟业》制作期间也曾要植入广告,最终因被抨击而放弃。
尽管存在厌恶,但这种厌恶看起来却是中外有别的,中国观众很少对好莱坞大片中的植入广告发出抱怨。《变2》中也植入中国广告,但它却在中国创下票房奇迹。在这部电影里,中国温州某服装成为被首次植入好莱坞大片的品牌,但观众并没有抱怨,反而颇为自得,在互联网上,这则植入甚至被当做花絮广泛转发。中国观众这种内外有别的情感反应,更多还是源于影片本身的制作水平。
这提醒国内过度追逐利润的电影业,必须首先向观众证明自己能够制作一部吸引人的电影,才可能被允许更多的商业开发。但目前中国电影业在走向资本产业化的过程中,在制作之前首先想到的是收回成本并赚取更多利润,从而以恶劣的商业开发成为电影制作的开始,从而破坏了本来就不怎么样的电影内容,让观众有上当的感受。
好莱坞的植入虽然也明目张胆,但并不破坏情节,尤其是故事本身就很精彩,制作精良。他们清楚只有一部好的电影才有更多的商业开发价值,而在制作之前就想到收回成本而不惜破坏剧本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蛋。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这样将电影当作一种投机,以破坏电影业前途的方式,这显然是资本的短视,也是中国导演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他们无法确保自己的电影卖座,所以,鼓励了资方提前以植入广告收回成本。
这次把中国品牌集体植入好莱坞的影工场公司是梦工厂和派拉蒙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代表机构,其创始人叫刘思汝,曾就职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按《华盛顿邮报》的说法,好莱坞的基础设施对圈外人资金很开放,但一般来说他们只在圈子内雇人。打入好莱坞圈子的中国人比打入华尔街的要少得多,这是中美电影界商业合作滞后的另一个原因。
现在还不知道好莱坞从四家中国公司手中到底赚了多少钱,但可以预料,中国市场将会越来越吸引好莱坞公司的目光,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被植入到好莱坞大片中。中美商业之间的密切交往正逐渐向电影业渗透。去年,好莱坞甚至把潘石屹的夫人张欣“植入”到《华尔街2》。
当然,中国品牌与好莱坞合作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比如电影审查风险。要运作一次植入一般要提前一年介入与片方合作,这一年中却面临无数变数,最大风险是影片没能通过审查,导致无法在内地播出。不过,政府出于扶持国产品牌的想法,这种风险应该是很低,尤其是中国广告主会选择那种没有争议的电影。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