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吴栋材:退伍老兵的钢铁人生

2011年07月11日 23:44 来源:中国企业报

  茆玉月 刘培培/文

   1978年,吴栋材来到永联担任第五任党支部书记。他的到来,点燃了永联脱贫致富的希望。

  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一个曾经是全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贫困的行政村,头戴一顶贫困的帽子且一戴就是几十年。1978年,吴栋材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凭借着一身在部队打造的铁骨柔肠,他带领着永联人民走上了一条“以工促农,以钢兴村”的道路,不仅使村集体经济迅猛发展,全村迅速摆脱了贫困,成为享誉全国的“华夏第一钢村”;更将其旗下的江苏永钢集团带入了全国冶金百强企业之列,成为总资产21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28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

   “华夏第一钢村”

  为了打响脱贫致富的头一炮,在当年寒冬,吴栋材身先士卒,带领全村社员起早贪黑,将低洼地挖成鱼塘养鱼,连续干了60多天,挖出了80亩鱼塘。当年,就收获了1万多公斤鱼,创造了2万多元利润。

  有了稳定的农业收入后,吴栋材又采用滚雪球的办法,开始在“工业”上动起了脑筋。他找木匠、请漆匠,办起了家具厂。之后,又创办了水泥预制板、水磨石、浴缸、玉石加工等8个作坊式小厂。到1983年底,全村有近20万元的经济积累,逐步改变了永联贫穷落后的面貌。当时,面对村集体厚实的家底,村民们兴奋不已。

  1984年,初尝工业甜头的吴栋材,又打起了新主意——创办轧钢厂。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众多村民的非议,他们认为现有的生活已经平稳了,担心上马新的项目搞不好会马失前蹄、前功尽弃。但此时,吴栋材却不为所动,铁了心要在新的领域中大干一场。他顶住压力,果断关停了收益并不坏的8家小企业,筹措30万元资金,创办了最早的永联轧钢厂。在他不断地自我探索和创新下,轧钢厂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很快成为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当时间来到第二年的1985年,全村工业总产值已突破千万元大关,这使永联一举摆脱戴了多年的贫困村的帽子,成为江苏沙洲县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1993年底,吴栋材以永联轧钢厂为核心组建了“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使之成为全国冶金行业重要的建设钢材生产基地。然而2002年,靠国外进口钢坯作为轧钢原料的永钢还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紧要关头,吴栋材以其睿智的眼光和超凡的气魄,自筹资金10多亿元,上马百万吨炼钢项目。从奠基到出钢,只用了仅仅341天,就在平地上崛起了一座崭新的钢城,创造了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奇迹。

   用“五子” 激励干部

  短短数十年间,在部队历练过的吴栋材用他的执着和智慧,硬是将一个一没有历史积淀、二没有便捷交通、三没有资源优势的贫瘠小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钢城。吴栋材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管理、决策和人才这几个重要的因素。

  在企业管理方面,吴栋材有着非同一般的悟性和独到的见解,认为在企业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只有20%的骨干。为此,他在公司推行“框架工程”,建立健全干部激励机制,用“位子、台子、票子、房子、面子”来调动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他又实施“临渊管理”,配以严厉的约束机制,每年年初全体中层干部自动解职,再实行竞聘,加大干部的流动和淘汰力度;设立干部考聘办公室,对中层干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对有失误或不称职的干部或降职或免职,待遇也随之取消。

  在用人方面,吴栋材不看重身世、学历、背景和经历,而是先把人放到基层岗位上锻炼,只要能够从一群人中凸显出才能的,就提拔重用。在永钢全体员工中,70%以上都是外村、外地人,在中层干部中,这个比例更是高达86%。公司现主管生产和销售的两个副总,以前一个是普通工人、一个是油漆工,但由于工作和业务能力出色,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在质量管理上,吴栋材实施“追溯法”流程管理,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每道工序都有质量跟踪记录,凭产品标识就可以追查到生产班次和主要责任人。吴栋材还高度重视节支降本工作,总结出了极具特色的成本管理法,一叫“挤水法”:对炼铁、炼钢、轧钢的原料耗用、电耗、油耗及生产中其它耗用的成本指标年年压缩,费用层层承包,并与效益挂钩,全额浮动;另一叫“耗用市场化经营”:将岗位耗用进行核定,如果材料耗用超出了核定指标,岗位责任人必须自己付钱按市场价向公司购买。

  吴栋材在管理上的推陈出新造就了永钢集团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三大资源回收系统

  永钢集团一直是永联村的一个拳头企业,凭借着吴栋材那股军人的魄力以及对企业发展永无止境地追求,使得永钢集团多年来在行业内一直都处于不败之地。

  在节能减排上,永钢集团一直力求通过创新和引进新工艺、新设备,将节能技术向每一个生产环节有效渗透,从而形成了从原料厂到轧钢厂、从节焦到节电、从系统到点位的多层次、全覆盖的节能效果。

  自2006年以来,永钢集团在对工业“三废”进行资源化处理问题上,先后投入6亿元。对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工序产生的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处理,生成净循环水和浊循环水,再根据各生产工序对用水水质的不同要求实行串级用水,从而实现生产用水的全回路闭式循环,有效降低了新水用量。有了完善的水循环利用系统,公司的节水能力大为提高。

  同时,高炉灰、炼钢污泥、除尘灰和氧化铁皮等含铁尘泥,也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其中,高炉灰由于碳含量高达30%—40%,用于烧结矿生产,可有效降低烧结矿的焦粉消耗。

  目前,永钢已经形成气体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三大资源回收处理系统。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工业“三废”无害化,同时产生了延长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种效果。

  与此同时,永钢集团先后建成4座总容积23万立方米的煤气柜和16公里煤气管线,全年回收61亿立方米高炉煤气和2.9亿立方米转炉煤气,用作各车间的生产燃料。建造了污水处理厂,对各分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剩下的废水进行二次处理,每年减排167.5万吨污水和85吨COD。同时建成覆盖全公司的生产和生活用蒸汽管网,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炼钢转炉蒸汽进行并网回收,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燃料,或用于鲜切花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保温,全年可节约原煤9900吨。这些可喜的数字无不彰显着吴栋材和永钢集团心系环保、长远发展的信心和理念。

   “节能明星”的“节能大网”

  过去的一段时间,钢铁行业一方面频频被“点名”,成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领域;另一方面,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也为全社会推进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期间,永钢集团不断加大科研和技改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成为了节能明星。有相关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0年,永钢累计节约标煤18.71万吨,超额完成了与江苏省政府签订的五年节约14.93万吨标煤的任务。此外,公司吨钢耗新水从2005年的4.97吨下降到2010年的2.67吨,缩减量将近5成,水循环利用率为98.25%。这些骄人的业绩,无不显示出永钢集团在节能减排方面处于排头兵的地位。

  从超额完成的节煤任务近4万吨的杰出业绩来看,永钢集团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确是下了苦心的。为了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永钢集团在2006年就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永钢集团总经理吴耀芳担任组长,以“资源消耗持续减少、环境污染持续减小、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为目标开展工作。“小组成立后,我们两个月就梳理出7000多个能源使用管理的关键环节,然后标明影响每个环节能源消耗量的具体因素以及优先控制因素,再针对每个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吴耀芳说。

  此外,为避免闭门造车而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永钢集团还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将沙钢、宝钢等“强手”作为学、比、赶的对象,躬身自省。同时,永钢还在公司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年度节能计划转化为各项指标与考核紧密挂钩,逐级分解、落实到人,激发每位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从而以点带面,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深入开展。在吴栋材看来,要想做好节能减排这个工作,肯定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参与,从个人到岗位、车间,再到全公司,形成一张落实节能减排的大网。

  而眼下,在圆满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后,永钢集团已经定下的新目标——2011年,力争吨钢综合能耗再降5千克标煤,化学需氧量与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再减少30吨和1000吨。

  吴栋材,一个1952年从军,1957年退伍的老革命军人,用他不平凡的军旅经历铸就了豪迈大胆、不屈不挠的一身铁骨,而这身铁骨,也让他在后来的事业中如剑在手,百战不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国企业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