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保持了相当规模和增长幅度新增贷款合乎预期银行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2011年07月13日 07:26 来源:金融时报

  卓尚进

  记者卓尚进7月12日,央行公布的6月份最新金融统计数据表明,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339亿元,同比多增207亿元;而整个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13亿美元。结合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商业银行业绩预期来分析,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保持了相当规模和一定幅度的增长,满足了经济较快增长的需要,银行业绩仍可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货币增速超预期新增信贷合预期对央行公布的6月份货币信贷数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日前在向本报提供的研究报告中这样表示:“M2增速超预期,新增信贷与市场预期大致相当:新增信贷6339亿元,与兴业银行及市场之前预期的6250亿元和6225亿元基本一致;M1增速上升0.4个百分点至13.1%,高于市场预期的13.0%,而低于兴业银行预期的13.6%;M2增速显著上行0.8个百分点至15.9%,高于市场预期的15.3%和兴业银行预期的15.7%。”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最新研究报告中分析了6月份M2增速加快回升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对银行的季末考核促使银行将表外业务转回表内。出于季末考核的需要,很多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在6月份到期,从而使得部分表外业务转回表内,导致存款增加较快。二是财政存款下降。6月份财政存款下降1343亿元,而去年同期只下降了101亿元。财政存款不计入M2,因此财政存款减少相当于增加了M2投放,导致私人部门存款上升。三是外汇占款增长较快。6月份外汇占款增加2773亿元,较去年同比多增1600亿元。这也是构成6月份M2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资本流入是外汇占款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外汇占款增加2088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828亿元多增8057亿元。考虑到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减少10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外汇占款的上升主要来自于资本流入和经常账户下的非货物贸易项目。上半年资本流入压力较大,这从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也可以得到反映。这种情况提醒金融监管当局在收紧国内货币信贷的同时,应当加强对境外投机资本或“热钱”进入中国市场的监管。

  6月份新增贷款同比增速16.9%,是一个不低的增长速度,它高于央行年初设定的当年M2增速不超过16%的增速。从整个上半年来看,人民币贷款已增加4.17万亿元,超过全年预计新增贷款7.5万亿元的50%,达到全年规模的近56%。这就是说,下半年银行机构只能发放大约不到全年规模一半(约3.33万亿元)的贷款。从目前经济增长情况来看,上半年银行发放的贷款已经为上半年经济增长预计9%以上速度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新增信贷与存款出现结构性变化对央行的6月份金融数据分析表明,新增信贷与存款出现结构性变化。

  鲁政委在报告中分析上半年新增信贷结构的特点时分析,从新增信贷的期限品种看,中长贷降至危机后最低水平,短贷占比超六成,票据融资连续第三个月正增长。6月份中长贷新增2125亿元,创2009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其占本月新增总额比重降至33.9%,亦为危机后最低水平。从细项看,企业户中长贷降至危机后最低水平,企业户短贷新增较多是带动本月新增信贷上行的主要力量。居民户中长贷新增1180亿元,虽较上月少增83亿元,但新增量不低;企业户中长贷新增945亿元,较上月少增239亿元,为危机后最低水平。居民户短贷新增1171亿元,较上月多增259亿元;企业户短贷新增2727亿元,较上月多增1341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199亿元。

  按照新增贷款及季节性规律来估计,6月份的新增存款约在1万亿元左右,而实际值超出估计值约9000亿元。同时综合测算的6月份M2新增量与可解释部分之间的差额为6955亿元,估计6月份存款回流额约在8000亿元左右,这将带来约170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上缴,接近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所回笼资金量的一半。

  6月份的金融数据还表明,外币存款新增量创历史新高,贷款新增量降至阶段性低位。外币贷款6月份新增38亿元美元,创10个月内新低,虽较上月少增92亿元,但由于去年同期贷款负增长,同比增速继续上行1.0个百分点至22.2%;外币存款新增173亿美元,较上月多增162亿元,同比增速较上月上行0.8个百分点至17.9%。

  上市银行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业务增长主要靠扩大贷款规模和盈利增长主要靠净利息收入增加的传统模式,可以说,在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上市银行业绩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业绩仍然可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年报显示,2010年,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660.25亿元、1350.31亿元、1044.18亿元、949.07亿元和390.42亿元;2010年农行、交行、中行、工行、建行实现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6%、29.63%、29.2%、28.3%和26.39%。

  201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表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一季度实现的净利润(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分别为538.36亿元、340.73亿元、350.10亿元、472.33亿元和132.8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9.03%、36.41%、28.03%、34.23%和27.07%,平均增幅超过30%。

  7月12日,农行发布业绩公告称,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45%以上,有望达到约665亿元。其业绩预增,原因为上半年农行各项业务发展良好,净利息收益率持续提高,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快速增长。

  而此前光大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期业绩快报表明,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28.88亿元,同比增3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1.99亿元,同比增34.61%;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15%;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90%,同比下降4.54个百分点。

  根据多家证券公司分析师的分析预测,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中期业绩仍然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上半年国内外宏观金融形势变化不定的形势下,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

  如长江证券分析师认为,上市银行中期业绩确定性最强,预期行业中期业绩增速为33%~35%,推测行业整体小幅超预期,部分银行中期业绩会大幅好于市场预测。国开证券分析师表示:“稳定的利差以及贷款规模的扩张,都将是银行未来业绩的增长空间。”齐鲁证券分析师预测,2011年中期上市银行整体业绩增速将达31%,建议关注其他行业中期业绩情况以及和银行股的比价效应。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