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4日 06:44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李响 发自北京
中国五月通胀同比增速达到5.5%,相应PMI等指标走缓,诱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走势的进一步忧虑,是否会出现硬着陆,硬着陆又意味着什么?
而宏观紧缩下,人民币国际化是否能对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如何评估这一轮紧缩政策之后的宏观经济走势?带着这些疑问,本报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
软着陆?
时代周报:最近关于中国经济会否硬着陆的争论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
张明:中外经济学界所谈的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是不同的问题,国内议论比较多的集中在今年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其政策含义是指如果硬着陆风险比较大,那么就应该放松货币政策,停止紧缩。鲁比尼以及世界银行所说的硬着陆是指如果中国不能进一步通过货币政策的紧缩,改变负利率的状况,抑制投资的增长,中期内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之后,可能会出现硬着陆的情况。
今年硬着陆的风险应该不大,中国经济没有近忧但有远虑。就CPI的同比增速而言,通胀的高点就在眼前,最高点可能就是6、7月份。6、7月份后,食品的环比增速会下降。输入性通胀虽在上半年比较厉害,但最近欧债危机重启,美元对欧元可能走强,同时最近油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在回落,因此中国经济三季度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望减轻。
再加上基期效应,去年的通胀是前低后高,因此下半年CPI翘尾因素将会降低。到了年底的时候CPI可能会下降到4%左右,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缩的空间比较有限。今年很可能就加息一次。虽然再提高准备金会加大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融资困难,但是我觉得还会有两到三次的准备金提高。
但从中长期来看,存在鲁比尼所指出的风险,中国经济投资率太高,消费率太低。过去没有出现产能过剩是通过出口消化了这些产能。危机之后,外需弱化。一旦没有出口来消化产能,未来产能过剩的压力很大。
这次的四万亿投资主要是投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同样会有产能过剩问题,一旦这些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投资收益率会很低。部分地方投融资平台可能会破产,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会上升,地方政府会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三五年之内可能会出很大的问题。
存量改革
时代周报:如果结构调整,收益较大、成本较小的政策组合有哪些?
张明:要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三方面的改革不可或缺。首先是两个层次的收入分配改革,第一个层次是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过去二十年,居民享受的增长红利太少,大部分都被政府和企业拿走。政策建议很简单,政府降低居民部门面临的整体税负,同时要求国有企业上缴更多的红利,并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转移给居民,譬如说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意味着要让政府和国有企业让利,在目前的决策结构下非常难。
第二个层次是在居民内部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中国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失衡的状况也很严重,基尼系数之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仅次于香港。目前中国的个税是以收入为基础的,交税的主体是劳动者阶层,未来应该改成以财富为基础,比如说像资本红利税,遗产税这些都应该考虑,个人收入层次上的税率应该降低。
最后一个层次的改革就是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要素不单包括能源、生产要素、土地,还包括资金,也就是汇率和利率。只有这些要素充分市场化,经济才能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转向集约型的增长模式。这三方面的改革都不是增量改革,都是存量改革,都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能否推进就要看中央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也要看有没有比较好的外部环境。软着陆对经济而言,短期是好的,但是千万不能以经济软着陆为理由再次推迟对经济结构改革,硬着陆不都是坏事,软着陆也不一定都是好事。
利率市场化
时代周报:当前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非常多,其中涉及到你所说的汇率,很多相关的建议以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来推动汇率改革,你怎么看?
张明:不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期作用过于乐观。目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没有缓解中国的通胀压力,反而加剧了中国的通胀压力。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去年达到5000亿人民币,但是80%是发生在货物进口领域,也就是企业进口产品输出人民币,而企业出口收到人民币的规模非常低。最主要的原因是预期人民币升值,境外结算都愿意收人民币。
传统上我们出口创汇是向国家卖美元,进口是向国家买美元,现在进口直接可以用人民币结算了,这就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速度进一步增快,而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加剧通货膨胀。目前的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跛足的国际化,不但没有缓解目前国内宏观经济的问题,反而加剧了相关问题。
虽然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确有很多好处,但如何平衡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和中长期的利益,需要权衡。当前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为了发展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应该尽快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当前中国金融的国内市场发展还很不充分,国内金融市场还没有向民间资本开放。
如果还没有充分的对内开放金融市场,却要对外开放资本账户,那么金融市场很容易被外资所占领,民间资本可能永远没有做大的机会了。所以不能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由,就盲目地过快开放资本账户,这一点是我们需要非常小心的。
时代周报:事实上中国经济已经多年在负利率的条件下运行,很多声音认为负利率导致了许多问题,目前是否应该在利率调节方面多下功夫了?
张明:对一个经济体,特别是对大型经济体而言,利率市场化要比汇率市场化更为重要。利率反映的是国内资金价格的水平,主要是对国内资源配置进行调节,如果利率扭曲,国内资源配置就有问题。中国偏低的利率水平意味着中国居民向中国企业做出了极大的财富转移。
根据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的估算,只要中国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上升几个百分点,那么中国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以及商业银行利润的大部分都会消失。可见,企业和银行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低利率的基础上的。
现在中国政府需要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都需要取消,让市场更为自由地形成资金价格。无论是对国内资产配置还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汇率制度的弹性都会有好处。
但利率市场化肯定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作为主要借款方会反对。目前商业银行可以享受超过3%的无风险收益,只需要做大规模就可以赚很多钱,而利率市场化肯定会收紧利差,他们肯定也会应对。所以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要比汇率市场化困难得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