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赵坚:高铁故障频发如何应对?

2011年07月14日 18:54 来源:财新网

  重要的是及时通报故障的真正原因。如一味推卸责任或遮遮掩掩,难获公众谅解

  【背景】在“三天连发两事故”后,7月13日,京沪高铁再出故障。G114次列车上午9时34分从上海虹桥发出后,以130公里的最高时速于11点34分到达镇江南站,非正常停靠了一个半小时后,铁路方面才调备用车接走乘客。

  此前有报道称,中铁电气化局表示,京沪高铁的停电故障,并非接触网故障所致,而是其他设备出现安全隐患。中铁电气化局在其网站上称,用在高铁上的全方位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能在运行中及时监控极端天气、地质灾害,并采取相应措施。

  但是,对京沪高铁故障频发,铁道部相关部门则一直表示,乃是由于接触网停电导致列车无法运行,此外并无更多解释。

  京沪高铁项目筹划长达十余年,建设工期三年。花费巨资建设的京沪高铁,为何故障频出?高铁还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吗?未来,中国高铁项目何去何从?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认为,京沪高铁在试运行期间,多次发生故障,无论是技术缺陷还是施工责任,有关部门在处理硬件问题的同时,必须及时通报故障的真实原因。如果一味推卸责任或遮遮掩掩,公众必然难以谅解。

  赵坚指出,京沪高铁项目在技术方面能够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其“完美无缺”。首先,从技术上看,按有关部门的解释,高铁的接触网上安装有避雷器等防护装置,但这些防护装置只能降低故障概率,无法百分之百避免停电。

  其次,高铁的建设周期过短,施工质量是否存在隐患,尚有待观察。他指出,国外其他国家也修建过类似项目,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往往要修十年,而在中国则被要求两年内完成,抢工问题非常严重。建设周期太快,质量监控不到位,由此而来的安全隐患,在高铁投入试运行前,许多业内人士就曾为之担心,如今被不幸言中。

  目前,京沪高铁还处于试运行阶段。对此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公众无需过于恐慌,有关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有所准备。赵坚笑称,对高速运行的列车而言,“说停就停”比“停不下来”要安全得多,“能及时停驶,已经是万幸了”。

  赵坚认为,尽管不能因试运行期事故频发就断言高铁项目失败,但是,有关部门不应该以此为借口,对事故的原因遮遮掩掩,三缄其口。同时,仅通过媒体表示“非常抱歉”,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公众特别是乘客有权利知道故障的原因和后续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高铁项目投入巨大。据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出具的铁道部2009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2009年末,铁道部负债总额已达到1.3万亿元。其中,长期负债约8548亿元,流动负债为4486亿元,每年仅还本付息就要733亿元。

  京沪高铁的投资也相当大。他指出,既然京沪高铁项目已投入使用,有关方面就应科学检测客流量、运力、公众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尽量留住客源,争取盈利,减轻财政“埋单”的压力。

  在谈到现有高铁规划是否应继续推进时,赵坚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指出,铁路等交通工具应为经济发展服务,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铁路不光是运输”,应是一个交易的平台,有了铁路全国才能成为一个大市场,铁路的建设成本是“越低越好”。今后,中国铁路建设规划必须重新定位。■

  (财新记者 刘志洁 采写)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