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5日 01: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于骁
向西!向西!向西!
在倾尽全力于浦东大开发二十余年后,上海终于将发展的焦点重新转向西边——虹桥。只是,此次吸引众人目光的,已不仅仅是以往上海人眼中的“虹桥”,而是着眼于带领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大虹桥”概念。
大虹桥作为上海的西大门,是服务长三角、向内陆辐射的中枢区域。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大虹桥规划中,“虹桥”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已承担起上海甚至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角色。
它以虹桥交通枢纽为核心,担负着整个长三角经济圈高效合作、联动发展的重任。其经济能量0.5小时覆盖沪、杭、苏、锡等长三角核心区,1小时覆盖整个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5小时覆盖全国13个省,25个行政市。
因其强大的交通运能与经济辐射能力,大虹桥成为长三角世界城市群当之无愧的城际核心CBD,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引擎。
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视察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区域时曾指出,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换乘功能,更在于是否能建成一个新的现代化服务集聚区。在这个地区建成新的商务中心,使其成为面向长三角的总部经济聚集地,成为城市新的商务活动聚集地,成为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亮点。
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确定长三角战略定位——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至此,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这一国家级的战略规划,彻底奠定了上海向“西”的发展策略。在上海的大虹桥规划中,原先的虹桥板块得到极大的扩充——新的大虹桥将是以虹桥交通枢纽为中心,涉及长宁、闵行、青浦、嘉定4区共计86平方公里的范围。
如果说浦东开发是上海经济内生式发展的范例,那么,大虹桥规划开始,上海将张开怀抱,迎接来自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对接与融合。与此同时,大虹桥的成形也将对周边城市形成有效的经济辐射。
借由交通一体化压扁空间距离,大虹桥将打通外部循环通道,有望使上海成为真正的“长三角之心”,行使经济心脏的功能。
从上海最近两年的轨道交通规划线路来看,上海向“西”的步伐坚定而沉稳。
2009年12月底,上海市规土局公布了《轨道交通11号线(墨玉路站至市界)选线专项规划》的公示,原来从市中心通往上海西进重要区域之一嘉定区的轨道交通11号线,将延伸到江苏苏州的昆山。这被认为是上海西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意味着大虹桥商贸中心各项交通配套的建设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结合上海A16高速将与苏沪高速的全面接通施工建设在2010年年初的完成,以及上海轨道交通20号线对于徐泾、赵巷、青浦新城,朱家角西部方向的辐射,一套以虹桥商贸中心为核心,向西上海方向辐射的完整的交通配套已见雏形。
这意味着,不久之后,长三角周边城市将形成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这也将有利于加快长三角服务业的快速提升,实现区域“互惠共赢”有着非常积极的示范意义,同时还将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同城效应”。
一系列的动作显示,大虹桥已在原有交通枢纽的基础上实现了扩展内涵与外延,正在利用交通集聚带动整个周边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并促进上海真正与长三角无缝对接。
以上海为核心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已指日可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