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7日 07: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青青树用五六年磨出中国第一部原创热血玄幻动漫。在制作者看来,创意不是个人化的行为或简单添加,而是在给定条件下的专业数学求解。
口述|武寒青(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CEO)
做个简单的类比,如果《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中国动漫界的凡客诚品,那么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自己打造的《魁拔》是一个GUCCI。这家150人规模的中国原创动漫公司,耗时六七年,向市场交出了一部在故事细节、光影、色彩饱和度、物体运动规律等技术上空前苛责的原创少年热血动漫电影。为了达到国际做高端玄幻动漫的标准,青青树甚至在正式制作《魁拔》前,用两年时间先完成了200万字的时空背景设定,详尽到天文、地理、物种、文史,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有完整的生平、个人习惯和种族起源。
上线前夜,CEO武寒青收到的短信反应极端,有的朋友祝她票房过亿,有的朋友赌票房过不了500万元。院线经理们希望这部“电影异型”赶紧下线,腾出影院来;制作同行们则希望,《魁拔》成为挖掘中国本土动漫青少年市场的第一铲。“同行都希望我们卖得好。”武寒青说,“只有我们这种最高端的做法能卖好,这个市场才会有戏。”以下为口述:
1992年,我们创业的5个人里,只有吴冠英(青青树美术总监)老师一个人是美术出身,我和王川(青青树董事长兼创意总监)两个人是中文系出身,大匡(匡宇奇,总裁兼工艺总监)和张建伟(财务总监)是经济系出来的,所以我们进入这个领域完全是从产业的角度考虑,而别人都把我们当外行。当时王川和大匡在人民日报当记者,做了一个全国动画市场的调研,发现这是一个特别荒芜的领域,没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产业来做。
吴老师是工艺美院的副院长,后来的福娃、福牛他都参与了设计。所以当时他在青青树里负责美术,我们其他人就负责市场分析。我们先做了第一个动画片《飞天小猴王》,后来又跟北京台青少年频道合作了一个叫《学问猫教汉字》的动画片,在当时普遍1分钟1万块的行业成本下,我们的成本是1分钟6000块钱。但没想到这片子在国外就得了金奖。这个过程让我们把动画片是怎么回事学明白了,同时还发现,动画片的美术很重要,但它的内涵更有生命力。
这期间,我们一边做动画片,一边也帮中央台、中影等很多国内的传媒机构做大片的动画前期,还给国外做代工,日子过得很好。但到04年,行业里出台了一个禁播令,就是黄金时间不许播放国外的动画片,要发展本国动画片。
我们当时就做了一个预判:政策这么一倾斜,很多不是做动画的人就会进来,这个市场会乱一阵子。我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走高端,走到国际市场去是最安全的。因为只要你的品质达到这个水准,就能生存,这个市场不会乱。
研发:只能说“数字”,不能说“感觉”
所以,合作完央视的《美猴王》和北京台的《福娃奥运漫游记》以后,我们就不接活儿了。专心做自己的原创研发,而原来的人都适应不了这种高精尖的技术转变,我们花了几年来做团队的大换血,然后第一个研发成果就是《魁拔》。
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你的美术基础、审美标准、视角一切都是极其专业化的,但国内的动画学院出来的人反而不能接受这个。我们会让团队练透视、素描、色彩这些基本功,而动画学院出来的人认为这不重要,掌握运动规律就行了,所以他回不到行业原点。我们就去找不是纯学动画出身的大学毕业生,我们现在的主设计一个是服装学院的,一个是做汽车设计的。我们用了五六年时间来培养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理科生。
其实做动画片,95%是个系统工程,还有5%才是艺术成分,这在中国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什么美国好莱坞就可以工业化?因为它有标准,不是靠感觉。迪斯尼、皮克斯为什么强?其实是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在支持。
2004年转型开始,青青树整个团队就规定不许说“感觉”两字,什么都要量化。一张画稿,我们评判的标准全是数字:色温、对比、透视是多少,一个场景的数学开角是多少,基本功练的全是数学;一个动作的弹性变化,其实是重力学,物理。其实全是理科在支撑,你只要准确了,就是漂亮的。
现在我们老说中国没创意,而实际上创意不是个人化的行为或简单添加,我们是把创意当做在给定条件下的专业数学求解,当做一个技术和管理平台,这是我们商业模式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部分,也是核心价值所在。
确定做《魁拔》之前,我们就确定是要做一个商业片,不是搞艺术,所以每做一步都要做了市场调研,问国内、问国外、问玩具商,完了问孩子。我们研究了动漫最发达的日本,发现日本市场上,最主流、最安全的类型片就是少年热血,在所有动画产品里有80%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行内说,七个公主(指少女漫画)抵不了一个小子。
少年热血类型动漫需要有一个团队,每个成员有特定的个性,要有恩情、义气……在这些经典元素下,我们要讲一个充满仁义礼智信的中国式玄幻架空的故事。受众评价你这个片子行不行,关键是看你的故事的世界观是不是完整严谨。比如《哈利·波特》、《指环王》和一些游戏,故事里的种族、国家、各种体系都很完整。我们既然要做这件事情,就要做完整。
我们用两年搭建了一个百万字规模的时空百科全书,2009年才开始做《魁拔》。我们的原创内容团队有100来号人,做运营的有四五十号人,国内就没有我们这样冒险的模式。同行要么就是一个小工作室,要么就是1000多人的流水线工厂。
(责任编辑:马常艳)
类型学日本,但管理学美国
实际上在运营和管理上,我们是向皮克斯学,皮克斯是迪斯尼后对动画电影影响最深远的公司,他们一开始就要把最核心的原创知识产权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深入研究过国内的动画片鼻祖万氏三兄弟、日本的宫崎骏、美国的迪斯尼和皮克斯。宫崎骏工作室也是100多人做原创,还有近100人做营销。但他们整个团队都是围绕宫崎骏一个人运转,没了宫崎骏这个公司就完了。日本的动画产业非常好,漫画家、出版社、玩具商都很肥,但动画制作团队在整个产业链里的收益只能拿到10%,因为他们没有知识产权。
《魁拔》这个片子,制作成本3500万元,发行成本2000万,发行中我们出了300万,另外1700万是联合出品方上海炫动卡通出的。炫动最大的资源就是SMG的电视传播,他们也是喜羊羊的发行团队。北方市场上,我们自己来向央广传媒借力。
这部片子稍晚也会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发行。国外发行和中国有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国外市场成熟,发行商很清楚这部片子针对的就是动漫迷,它会帮你几家影院定向长期放映,靠口碑走一个细水长流。另外,发行商来看了片子,他觉得好就会买下来给你做运营。对于这个片子是百万美元量级的票房还是千万美元量级,他会出一个预估,根据预估提前告诉你发行方案,让你清楚知道每一个时间点会有什么样的收益,最多和最保守,你都心里有数。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是特别担心呢,因为做的时候就是按照国际标准做的,现在日本、欧洲、美国市场的发行商那里反响都特别好,在外面其实已经能收回很大一部分成本。
但国内票房这一块,业内的人是完全不看好的,因为院线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产品。现在国内电影院是一个卖方市场,屏幕少,观众多。院线们主要靠把会员卡卖给白领、小青年。他们喜欢大片、喜剧这类不费脑的常规类型。《魁拔》的最大缺点反而是太有内涵,只想图个乐的观众看不懂。
所以现在差不多所有院线经理都不看好,恨不得前三天不行就下片。还有个院线经理跑到百度的“魁拔吧”里说,我们那的影院每天就给你们排了5场,这已经是对你们最照顾了。它的核心受众是青春期这帮人。这个群体是最不稳定的,甚至从不进电影院。所以院线经理们认为这是最不靠谱的一帮观众,他们真的能来吗?时至今日,他们仍然不相信。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问号,然后呢就有很多人直接发短信跟我赌,说你这个片子过不了500万;然后另外一拨人就说肯定能过亿,这就是冰火两重天。
我们觉得,国内的动漫市场还没有精耕细作。其实定向群体是有消费欲望的,只不过国内没有产品提供宣泄渠道。他们花大量的钱去邮购日本动漫的正版音像和周边产品,一点都不比白领买电影票的钱少。我们坚信内容为王,但内容好还得让人看见,所以我们最近一段的工作还是在攻院线经理。
现在所有的悬念就在,中国的动漫迷们会不会去买单?虽然在网上好像声音很大,但我们心里也没底,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少人去?我们当初在做片子的时候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做了一个普适,内容上对动漫迷、白领、家长、学生,都留了开放的空间。但实际上让中国动漫迷信任中国动漫、掏钱是个不容易的事。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