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8日 01:35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一周之内,连塌三桥。先是11日凌晨,江苏盐城境内328省道通榆河桥发生垮塌;再是14日上午,福建南平武夷山公馆斜拉大桥断裂坍塌;接着是15日凌晨,杭州钱江三桥也发生桥面塌落事故。
如此密集的桥梁事故,令人无语。事实上,近几年来,桥梁事故一直较为频繁。湖南沱江大桥、江苏蔡渡大桥、广东九江大桥……曾经垮塌的大桥不胜枚举。大桥的坍塌,酿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悲剧。一年前,同样是在7月,河南省栾川县的伊河大桥整体垮塌,导致数十人遇难。
桥梁为什么这么脆弱?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或许,每一座垮塌桥梁的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归结起来,有的是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有的则是因为桥梁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或者是天灾、人祸因素结合在了一起,当然,有的还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似乎将桥梁事故原因的责任更多地归结于车辆的超载。由于长期存在车辆超载问题,一些大桥不堪重负,不仅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出现“激情”坍塌的事故。确实如此,车辆超载是个现实的原因。比如本周连塌的三桥中,至少有两座桥梁存在车辆超载的因素。武夷山公馆斜拉大桥和钱江三桥的坍塌,都跟车辆超载有着直接关系。
车辆不能超载,否则就会违规违法,这是一个常识。但是,目前物流业的现状告诉我们,车辆必须超载,否则就几乎没法赚钱。于是,围绕车辆的超载,悖论相当明显。数量畸高的违法超载运输,既诱使公路执法过程中乱象迭现,也给各种道路、桥梁造成了或大或小的伤害。一些桥梁,在设计承受能力远远跟不上超载之重时,事故也就难以避免了。
当然,车辆超载只是一个因素,这个因素所能起到的负面作用不必忽视,但也不必夸大。过高地估计车辆超载在密集的桥梁坍塌事故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很有可能就掩盖了需要探寻的其他一些原因。比如管理不善——很多时候,国人确实缺少耐心进行精细化管理;再比如天灾,人类在自然的灾难面前从来都是那么的渺小和脆弱。
如果抛开上述提及的所有其他因素,而单看质量二字,则不得不说,桥梁事故如此高频度的出现,背后一定隐含着质量的缺陷。在最新发生的钱江三桥事故中,杭州市交通局已经承认,该桥确实存在安全缺陷。联想到更多的垮塌桥梁,它们刻画出的是一个多么令人忧虑的现实。
人们不会忘记,湖南凤凰的沱江大桥数年前是如何坍塌的。这个当时被视为样板工程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垮塌之后,才让人发现是个彻头彻尾的“豆腐渣”工程。水泥使用不合格、偷工减料导致建设质量低下。显然,“豆腐渣”工程迟早是要现出原形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从数量上说,中国是一个桥梁大国,每年的建桥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建桥所用的技术、设备和软件还依赖进口,且其水平只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的程度。这就是中国桥梁界的现状。更糟糕的是,出于种种原因(当然主要是利益因素),建桥质量未必都能得到保证。桥梁界中很多人因此慨叹,中国只是一个桥梁大国,距离桥梁强国还甚远。
过去若干年中,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可谓火热。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桥梁建设。鉴于当时的设计能力、建设水平,当然也可能因为各种腐败问题的存在,使得桥梁经不起历史的考验。一些桥梁在经过若干年使用之后,特别是在超载车辆的重压之下,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极端的情况,就是导致桥梁垮塌。某种意义上说,一些工程设计和建设质量上隐含的问题,已经进入了暴露期,尤其是那些腐败工程,可谓是进入了“还债”期。
因此,当下桥梁事故频出,算是为未来的桥梁建设敲响警钟。针对正在使用中的大量桥梁,也断不可不汲取教训,疏于管理。有专家建议,此时宜建立桥梁“体检”制度,防患于未然,避免恶性垮塌事故的一再发生。这自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完善追责制度,免得给居心叵测者钻了时间的空子。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