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8日 02:16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截至上周,光大、农行和深发展三家银行先后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今年银行股的业绩还会以30%以上的速度发展,然而却出现了机构减持的现象,这既有投资人自身的因素,也有对未来银行业发展前景由乐观转向谨慎的因素。
对于机构自身来说,对个别银行的减持,不代表全面看淡中国银行业未来前景。正如在香港减持了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淡马锡表示,继续看好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而市场猜测,其出售这两家银行股可能是为了参与其他更具升值潜力的银行的增发。从过去的投资行为来看,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也并非以长期持股为主要特征。此时减持银行股,也可能存在调仓考虑。
之所以调仓,可能与近期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关。第一个挑战,是大规模信贷投放之后的坏账反弹风险。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最近大家关注的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第二个挑战,是对大型银行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2012年我国主要以国有大型银行为主的第一批银行将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根据巴塞尔协议III,系统重要性银行将要执行11.5%资本充足率,对于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可能还不得不更高一些,而目前国有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2%略多一些,并不非常宽裕;目前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与他们基本相当,但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却比他们要低1个百分点。
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意味着一是更大的再融资压力,二是更低的杠杆率和资产扩张能力;三是更低的股本回报率。
目前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从监管者、到银行家、到分析人士,缺乏对银行未来发展方向或者模式的真正深刻认识。高息差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调控的风险都只是这一问题的表象。目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虽言必称“转型”,但如何转?怎么才能转?是不是所有银行都要转?认识仍然相当含糊。
举个例子,在一次面向小银行的讲座上,一位地级市城商行向我表示:他们要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要大力发展投行业务,我很愕然:一个小银行,什么都要做,你“做得来”吗?
我们都知道:随着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现行的存贷款利差会面临巨大的收窄压力,但银行的出路只能是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华山一条路”吗?
其实,银行至少有两条不同的出路:一条是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另外一条是去你还可以继续保持着在存贷款上有强大定价能力的地方。前者是大中型银行应该选择的转型之路,而后者则是小银行应该选择的转型之路。
美国该是一个利率市场化相当充分的国家,但它的社区银行(资产规模10万亿美元以下)的非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仍然只有25%左右,其他的还是利息收入。只有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达到了50%左右。而这次金融危机中,反倒是小的社区银行总体表现更为稳定。
小银行要也凑热闹来个大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说明你没有看清将来的发展道路。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压力,小银行现在要学习我们党当年革命成功的法宝“农村包围城市”:到个人去、到乡镇去、到农村去。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小企业的融资,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困难。
对于大银行,当然要提高非利息收入。可是,如果比照美国银行业大银行的收入结构,其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交易业务、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而在我国当前严格的分业监管下,这对增加收入的空间相当有限。因此,大型银行的转型,其实是需要整个金融体制改革协调推进的,是需要监管部门和银行共同应对的一项挑战。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