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企业美国国会山维权记

2011年07月19日 01:50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郭玉志/文

  “你确实很难对付。”美国驻华使馆副馆长、公使金瑞柏这样评价宫晋文。

  当中国油井管企业遭受美国征收反倾销税时,身为山西环界石油钻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环界”)董事长的宫晋文第一个挺身而出,并通过游说美国国会山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山西环界成为获得单独税率待遇的企业。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能取得如此待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9日,记者从商务部获悉,阿根廷现已结束对原产于中国轮胎的反倾销调查,并针对旅游车轮胎、农林用车轮胎以及卡车轮胎,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的最终措施,有效期为2年。

  而在此30天前,6月9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华无缝钢管和石油管材反补贴案发起合并再调查。

  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业内人士表示,在法律抗辩胜率比较低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以民间的立场,用实话实说的方式去美国沟通和申诉,不失为明智之举,国内企业可参照其相关做法卸下沉重的税务负担。

  游说国会山

  宫晋文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比较薄弱,因此不能同他们谈法律,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例如以失业为切入点来谈,更容易获得美方的理解和支持。

  宫晋文所在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获得美国石油协会认证的民营企业,公司生产的产品90%出口,其中40%出口到美国。

  2009年12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美国劳联-产联及几家美国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钻管启动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即 “双反”调查。

  2010年4月,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对37家中国油井管企业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税率为29.94%—99.14%。

  “我们公司是在收到市商务局的转发商务部文件后,才知道公司进了美国反倾销‘黑名单’。”宫晋文说。

  2010年1月20日,为了争取合法权益,山西环界连夜起草应对方案,并第一时间在官方网站刊登了声明。

  宫晋文告诉记者,第二天,公司向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提交了关于《美国对我公司石油钻管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声明,要求其提供相关素材。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正在组织第五批“实话实说”代表团,赴美进行两国之间交流的活动。

  宫晋文告诉记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动联系公司参加“实话实说”代表团活动,亲自赴美去游说。

  宫晋文说:“当时我也纳闷,国内既然有宝钢、天钢这样的航母级企业遭受‘双反’调查,为何找到我们这样的小民营企业?”

  经过沟通,宫晋文了解到,国有企业在“出海”时经常遭遇非经济性因素的困扰,而来自民营企业的诉求更有说服力。宫晋文后来的美国维权经历果然证明了这一点。

  “就这样,包括山西环界、广州华南橡胶轮胎公司普通工人以及一位学者,和友协的相关负责人去了美国。”宫晋文说。

  不过,宫晋文介绍,当时还有一家纺织企业工人,但是由于最后纺织企业工人被拒签,实际到美国的企业界人士只有两人。

  2010年4月19日至2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率领的第五批“实话实说”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宫晋文告诉记者,19日一天的时间,代表团拜会了66名联邦众议员。

  “这些议员对橡胶行业比较熟悉,而对于油井管行业并不熟悉,但是他们都很认真地听我讲完。”宫晋文说。

  不过,这些议员似乎并不领情。

  其中,一个议员开玩笑说道:“你今天从我这刚走,明天我就将接到休斯顿那四家公司(美国提起诉求企业)的控诉电话。”

  而宫晋文则用一句“既然奥巴马总统能请黑人教授和白人警察一起喝啤酒化解矛盾,为什么不能请我和起诉我们中国的美国企业家一起喝中国茶呢?”化解了双方的误解。

  宫晋文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比较薄弱,因此不能同他们谈法律,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例如以失业为切入点来谈,更容易获得美方的理解和支持。

  据介绍,目前山西环界有员工200人,在美国的经销商也大约有200名员工。

  宫晋文认为,如果制裁包括山西环界在内的中国企业的话,可能导致美国数千人的失业。

  样本效应

  “中国有句古语,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应该多搭建民间交流平台。”宫晋文说,单单依靠法律抗辩等途径,可能起到的效果很一般,但是如果中国企业都提前做好工作,去应变抗诉,让美国上层听到中国基层企业的声音,说服力可能就很强。

  通过合理游说,山西环界最终成为获得了美国单独税率待遇的企业。

  “目前公司签的单子,有的签到了5—10年之后。”宫晋文说,通过和美国国会议员的交流,为企业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客户的尊重,他们认为这么小的企业敢和美国白宫叫板,企业必定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幸运儿山西环界身后,众多的中国企业并未受到“国民待遇”。

  在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之际,遭受贸易争端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不仅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南美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已经成为遭受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

  7月6日,阿根廷工业部贸易管理及政策副国务秘书处照会中国商务部,通报其今年的第221号决议。

  该决议称,阿根廷将对旅游用车轮胎征收23%的反倾销税,对农林用车轮胎征收10%的反倾销税,对公共汽车和卡车轮胎征收17%的反倾销税。这一措施自今年6月22日起实施,有效期2年。

  在各国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背景下,中国轮胎等相关产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

  “山东省作为轮胎产业大省,今年的出口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出口比去年同期降低20%以上。”7月8日,山东省轮胎行业协会会长张立攀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欧美持续的反倾销和原材料上涨的背景下,中国轮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上半年,仅仅山东省就倒闭了46家中小轮胎企业。

  与轮胎产业一样遭遇反倾销的,还有纺织、无缝钢管、农业等多个产业。虽然中国企业积极进行申诉,但是胜诉的几率非常小。

  7月1日,商务部官方网站显示,又一家中国企业举起了维权大旗。

  针对美国对华管业的反倾销案,江阴德玛斯特钻具有限公司联合其美国进口商,一纸诉状将美国商务部诉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要求就“美对华钻管双反”案件裁决中涉及双重救济和不合理使用替代国等做法进行司法审查。

  这也是中国企业针对美“双反”措施向美国法院提起的第6起司法诉讼案件,但是至今未有利好消息。

  作为第一家抗诉到美国劳联的中国民营企业,宫晋文告诉记者,如果能在各国相关部门作出最终裁定之前进行相关的解释工作,此后的工作就不会像游说这般被动。

  “中国有句古语,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应该多搭建民间交流平台。”宫晋文说,单单依靠法律抗辩等途径,可能起到的效果很一般,但是如果中国企业都提前做好工作,去应变抗诉,让美国上层听到中国基层企业的声音,说服力可能就很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