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展林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2011年07月19日 08:51 来源:经济日报

  站在挂满青果的核桃树下,阿不来提·库玩尼牙孜脸上充满着喜悦。2005年,他所在的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塔格拉克牧场实施退耕还林,他主动到牧场园林队承包了30亩地种植核桃,全家4口人改游牧为定居。2010年,核桃纯收入19万元,人均收入4.75万元,是牧区人均收入的近8倍;今年,核桃预计收入可达22.5万元。

  阿不来提·库玩尼牙孜承包的这块核桃园,只是天山南麓的这片13万亩核桃园的一部分。指着一望无际的核桃林,温宿县县委书记朱岗告诉记者,林果业已经成为近年来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县里工作的一大重点。截至2010年底,全县林果业面积达66.9万亩,林果业收入7.8亿元,人均林果业收入23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183元的33%。

  温宿县是阿克苏林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位于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和新疆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南疆地区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使这里成为“中国白杏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也是新疆薄皮核桃、红枣和香梨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能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增收,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克苏地委、行署一直在探索、追寻的理想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分析,2005年初,地区确定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构建农村产业结构框架的主导产业,通过建设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促进农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从粮农、棉农甚至牧民变为果农,对广大农牧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转变。对此,阿克苏地委、行署通过“政策鼓励”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顺利推动了农牧民的生产转型。他们一方面加强宣传,建立地、县、乡、村四级林果生产示范园,举办各类林果技术培训班;另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近5年来,地县乡财政共投入3.48亿元,金融机构每年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近2亿元,推动了特色林果业优质高效发展。

  他们还围绕林木良种繁育、果树栽培丰产稳产等主要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地区林科所为依托,以林管站、园艺站为主体,乡(镇)技术推广站、林果协会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网络的地、县、乡三级林果科技服务体系,为加快林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短短几年间,阿克苏的“果盘”越做越大,阿克苏农民口袋也越来越满。2010年,全地区林果面积达到406万亩,林果总产量达到118.6万吨,产值32.5亿元。阿克苏农民人均林果年收入由“十五”末的78元增加到了目前的1278元。今天,“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等品牌已开始飘香海内外。

  阿克苏地委书记黄三平介绍说,今后,全区要在林果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确保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地区林果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林果总产值达到80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