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1日 01:1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马晓芳
运营商究竟应该多大程度上介入产业链?恐怕它自己都没想清楚。
本周联通WCDMA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它再次高调将自己自主研发的沃Phone推向前台,这是继今年2月发布沃Phone操作系统后,第一次发布市场化终端。
运营商做操作系统与终端,联通并非首个。中移动借助Ophone早已冲在前面。
运营商有许多理由这么干。比如自主研发,或希望掌控未来移动互联网入口等,但要知道,打造一款操作系统并非易事,需要大量投入。谷歌每年向安卓投入超过10亿美元,市占率不到10%。沃系统虽基于linux研发,想来也要花不少钱,联通难道不担心回报尴尬吗?
至少目前还看不到乐观迹象。实际市场反应让人为它捏把汗。截至目前,联通推向市场的沃Phone产品只有天语U2和英华达C580;能展示机型的,还有中兴和TCL。
这4个非主流品牌能否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冲动,不得而知。何况还是未经过市场和消费者检验的全新的操作系统。
也许联通有能力刺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沃Phone将是今年重点补贴产品,补贴额度将超过50%。但让我困惑的是,如果一个产品只能依靠高额补贴才能打开市场,它值得大力推广吗?
难道仅仅只是为一个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做个交代?据我所知,沃Phone是国家重大专项补贴支持的项目,而且由董事长常小兵亲自出面申请的。
面临尴尬的自然不只是联通。中移动之前已做出“表率”。当初,它研发和推广Ophone时说,这是出于战略考虑,比如抢夺移动互联网入口等。
时至今日,不知道中移动的战略目标达到了几成。至少从市场表现看,实在不敢令人恭维。
TD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3G标准,由于只有中移动一家运营商推广,本身希望调动整个产业链积极性,这是个极其艰辛的过程。以终端厂家来说,专门研发TD标准终端需要时间和人力,而且会增加手机成本,这导致了TD终端产业链与其他产业链相比,总是处于迟缓及追赶状态。
而Ophone操作系统的诞生,看上去并未加快TD终端产业链步伐,反而拖了后腿。由于Ophone是在Andriod底层协议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开发,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终端厂商的研发成本。比如进行系统流畅性测试以及相应的软件适配测试等。
更重要的是,Ophone版本更新太慢。当Andriod升级到2.1时,Ophone长时停在1.6版本。如今Andriod已到3.0,Ophone只是2.0。
在配置与软件版本决定终端竞争力的时期,面对大红大紫的iPhone,以及正在酝酿推出横跨主流PC、平板及智能手机终端系统的巨头微软,运营商们放着知名度很高的操作系统不用,偏要投入巨大力气自主研发,换来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市场反应,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事实上,操作系统只是它们介入产业链的其中一步而已。为摆脱管道命运,运营商们做得更多。
比如应用程序商店。大概受了苹果App Store刺激,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应用程序商店,但效果只能用“惨淡”形容。
比如天翼空间有关人士对笔者承认,如何做好应用商店,运营商并没想好。联通应用商店发布后甚至悄无声息。走在前面的中移动,虽然希望Mobile Market能扮演下一个增长点,但它显然也低估了困难。
比如中移动一位互联网基地负责人就坦陈,发展同样一款应用MM的投入是苹果的40倍。对于MM而言,每款应用都要针对上千款手机进行测试。而苹果只要针对iOS一个平台做测试就可以了。根据一个珠海的应用开发者的比较,其产品放在MM上获得的收入只是放在iTunes上的1/3。
还有139说客、飞信等多种互联网产品。前者类似微博(http://weibo.com),后者是IM工具。由于互联网产业聚合效应明显,行业里只有第一名与失败者。运营商想借此去打败充满活力的互联网企业,短期看不到胜算。
那么,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究竟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如果是作为平台,又该如何避免管道化的命运?现在看来,各方都没有很好的结论。而在没有想清楚前景的情况下,过度介入可能并非一个合理选择。
这并不意味着笔者反对运营商在产业链尝试创新,而是支持本土三大运营商带有试错的尝试。事实上,这也是外部环境的变迁带来的需求。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曾对笔者感慨地说,中移动希望学习一些国际经验,而国际运营商则认为,中移动作为用户最多的运营商,应该为其他同行提供经验。
只是说,与其大包大揽,“中移动们”是否有其他一些更为专注的思路与模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