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媒看中国

2011年07月21日 06:17 来源:时代周报

  中国的司法独立不宜缓行

  来源:7月19日【新】《联合早报》

  最近,为女儿被强奸一案,贵州一前副市长举家上访两年而未果的新闻见诸媒体。这个实例告诉我们,当钱和权能左右法律时,任何人都可以变为弱势。在目前中国,由于法律不可靠,民众常常寄希望于通过上访实现公正。信访制度本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其思路是当下级权力不作为或运作不当产生社会矛盾时,用上级权力予以修正。

  信访制度代替司法功能,这种本末倒置的制度安排必然带来社会秩序的不公。其原因是信访制度不能从根本上制约官员对权力的不当使用。在人类社会中,失控的权力对社会道德与伦理的侵袭损害超过任何一种力量。当掌握权力和各种资源的官员可以任意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肆意践踏公正时,全民失信和道德沦丧已是必然。更为严重的是,官员权力失控对社会公正的损害已助长社会的暴力倾向,强权导致的不公最终会导致反抗。要改变这种状况,以司法独立制约官员权力是关键。文明社会的经验表明,独立司法是坚守人性底线的关键屏障,也是建立社会公正秩序的根基。

  当今中国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司法独立相悖于一党执政,其实不然。从世界上看,司法独立与一党执政并不矛盾:二战后日本自民党多年来一党独大的“55年体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的一党执政都没有妨碍这两个国家的司法独立。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司法独立与坚持中共一党执政也是可以兼容的。司法独立在中国不应政治化,而应以技术化来解决。要走出“维稳”怪圈,建立社会公正秩序,司法独立真的不能再拖了。

  三大政策失误加剧中国通胀

  来源:7月15日【英】《金融时报》

  目前,通胀失控风险正在急速上升,高通胀或许将全面裹挟中国经济。眼下通胀形势愈发难以控制,根子在于政府不愿承认过往金融、农村和产业这三大政策已经犯错的事实,不愿正视通胀因素的客观存在性,总是寄希望于通胀能自动回落,没有纠正失误的决心。而且随着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停滞,权贵资本主义开始发酵,使得行政决策迟缓而错乱。

  金融政策的犯错无需过多阐释,过去十年,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两三年的信贷大跃进,基础货币量的短时间内跳升,早已经为恶性通胀的发酵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政策的失误亦十分明显,近期,猪肉价格飙涨,本质原因是农村经济的凋敝。由于这些年过于关注城市化,使得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土地出现大量的荒芜,富有体力的劳动力也大多不会留在农村。本来农村应该成为城市粮食、蔬菜和食品的主要提供者,而如今不少农村也已成为农产品需求者,使得供求关系加速失衡。产业政策方面,过去十年房地产长期霸占支柱地位,不仅祸害了金融系统,蚕食了民众的创造性,最直接恶果是造就今日高通胀。

  随着大量企业逃离实业,一方面不少民间资本以热钱形式游离于资产市场,不断炒高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制造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社会总供给趋于缩减。成本推升和供给减少,使通胀形势更为严峻。如果在接下来十年里,不能系统纠正已犯的失误,只是提提准备金率,连加息扭转负利率都不愿意,那么从根子上打击通胀、强力推进经济转型更只能是奢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