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1日 09: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案例
LED照亮小榄镇
以五金制品闻名的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如今已经悄然问鼎全国LED照明(半导体照明)产业封装冠军,镇内企业数量目前已超过200家,年产值即将突破50亿元。而仅在两年之前,这两个数字几乎为零。
小榄镇是在2009年才正式引入LED照明产业的,在引进著名的LED封装企业木林森和亿光电子的同时,小榄镇还积极推进当地150多家传统灯具、五金、塑料企业涉足这一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自身转型升级。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的运作模式,小榄镇中心城区和主干道现已安装LED路灯4000多盏、LED景观照明灯8万多盏,被评为“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镇”。与此同时,小榄镇LED照明产业园和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速。就在记者来到小榄镇的当天,正赶上“LED中国九州城”打桩。这座投资13亿元建设的LED交易展示中心,将成为一座集产品交易、展示、信息交流、设计和物流于一体的集约化LED商贸中心。小榄镇转型升级之路也由此豁然开朗……
小榄镇LED照明产业的快速兴起,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广东加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表示,“十二五”时期,广东省将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LED照明)3大产业率先实现突破。现在,广东已一跃成为国内LED照明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项新的技术突破,往往催生新的产业变革。LED照明行业的爆发性成长正是源于多年来的市场培育和技术累积。几年前还不为人们熟悉和了解的LED照明,随着发光效率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产业链也逐步打通。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巨型“画轴”,到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的大面积应用,LED照明似乎一夜之间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LED光源具有省电、寿命长、耐震动、响应速度快、散热低等特点,被称为人类光源的第三次革命。目前,LED照明与传统照明在光效对比方面已显现出较好的节能效果。以上海世博会为例,由于世博场馆室内照明光源中约80%采用了LED光源,相较于白炽灯省电90%左右。LED光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势所趋,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广阔的产业空间,巨大的市场潜力,广东省致力于发展LED照明产业的热情正源于此。分管科技工作的小榄镇副镇长李锡昌心里有一笔明白账:以绿色、环保、高科技为特征的LED照明产业是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3大突破口之一,产业发展前景好,政策扶持力度大,还能与镇里的电子、五金、塑料等传统产业形成整体优势。这对正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小榄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大机遇往往带来大挑战,对发展一项全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更是如此。从LED照明产业发展来看,不仅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即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没有太多的成功先例可循;从技术创新环节看,我国LED照明产业整体水平处于创新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从市场应用看,LED照明是个新生事物,各环节处于高成本阶段,不能采用通常的商业模式进行市场推广;从质量标准看,我国LED照明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也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
在李兴华看来,选择大力发展LED照明产业,既是广东省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力推手。产业能否抢占先机,实现率先突破,关键在于路径的选择。数据显示,如今在“珠三角”LED产业集聚区,以深圳为龙头,LED封装及应用已得到充分发展,封装产量迅速占到全国的70%,全世界的50%。
转眼间,这个新兴产业已被广东企业做得风生水起。
据介绍,LED照明行业具有比较长的产业链条:上游外延片具有典型的“双高”——高技术、高资本特点;中游芯片技术含量高,资本也相对密集;下游封装在技术含量和资本投入上要低一些,应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本投入则最低。而作为传统照明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全国60%的照明企业云集“珠三角”,传统照明产业的市场优势及其向新光源产业发展的升级需求,是LED照明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整体规模已经突破1万亿元,消费电子领域对LED背光源等元器件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因此,广东把封装技术及市场应用作为带动LED照明产业崛起的突破口,不只是考虑到企业能够快速进入新兴产业的门槛问题,更是激活存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
“市场应用看上去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换一个角度看,它其实才是整个产业链的最重要环节。”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叶景图说,“道理很简单,再好的科技产品,只有被市场接纳才能获得成长的机会。”作为广东省LED产业主管部门,广东省科技厅通过积极推进科技部“十城万盏”、广东省“千里十万盏”和“绿色照明示范城市”等LED路灯示范工程,打出了培育LED照明产业发展的“第一张牌”。
位于东莞市的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科技部和广东省大功率LED路灯推广示范项目重点实施单位。作为LED最佳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勤上光电曾经中标国际国内多个大型LED照明工程,还先后承接了广东、福建、北京、上海、辽宁、安徽、江苏等地的重点街道亮化设计和施工。勤上光电发展部总经理刘金兰介绍说,LED光源的节能、环保优势明显,技术成熟,但一次性投入较高,这是目前产品应用无法回避的问题,生产企业和用户都还难以承受相应的资金压力。记者了解到,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上通行做法是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替用户支付改造费用,只要用户以合同方式承诺把节省的电费用于支付投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就能凭此合同向银行贷款,并从企业购买产品来完成工程。最初,勤上光电也采用过类似的商业推广模式,在市政亮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由第三方向企业支付资金并同用户签署协议,实施工程时不收取用户任何费用,通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从用户分成节省的电费逐步收回成本。不过,勤上光电表示,这种商业模式在具体实施中效果并不理想。
“当前国内LED路灯工程造价仍然较高,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规模却普遍较小,大多数银行并不愿意为这些项目提供支持。”叶景图说,“为更好地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我们心生一计。”
这“一计”也是广东省培育LED照明产业做大的“第二张牌”。广东省科技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的商业模式,即选择有实力的供应链管理公司与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结成战略伙伴,作为LED照明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供应链管理公司凭借自身实力,通过示范工程投资争取银行低息贷款。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则以供应链管理公司的授信额度为后盾承接更多项目,大大增强了LED推广应用的可操作性。目前,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珠海、肇庆等市均已与广东省科技厅签约推广这一模式,共建“绿色照明示范城市”,项目总投资15亿元,带动产业投资超过100亿元。广东省计划在“珠三角”地区推广应用LED路灯60万盏,力争到2015年在公共场所推广应用3000万只LED室内照明灯具。
市场利好的带动,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LED照明产品技术标准缺失,质量参差不齐的行业难题,去年6月,广东省科技厅又打出了“第三张牌”——推广应用LED产品评价标杆体系,即对已规模化应用并广受好评的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将代表行业产品最高水准的各项指数作为行业标杆。“企业的新产品必须拿到我们指定的机构去检测,并把检测结果换算成相关指数。我们把最接近标杆的产品推荐给示范城市选购。”叶景图介绍说,通过标杆指数对示范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成为评价产品质量和示范工程效果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省科技厅积极支持各地加大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中山小榄镇的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投资1500万元建设LED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已经获评“国家认可实验室”;古镇镇照明工程中心与广东省质检中心、浙江大学合作,建设LED灯具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参与了普通照明LED系列国家标准制定。
“三张牌”带来的是LED照明产业的满盘皆活。一个可喜的现象是,部分“珠三角”企业已纷纷涉足产业链上游的外延片、芯片、装备制造等环节。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广东省工研院合作研发的LED外延片关键设备MOCVD机,首台装备将于今年落地广东,年底可实现批量生产。广州晶科、南海旭瑞、东莞中镓等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外延片和芯片项目也已相继投产。
产业链上的另一高端——“节能照明方案提供商”企业也在悄然兴起。中山泰腾灯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为LED光源配套生产室内照明灯具的企业,董事长特别助理詹益祯介绍说,公司自主研发的漫反射图层改善了点光源照明容易产生多重影像的状况,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博物馆、美术馆和商业照明。霍尼韦尔朗能电器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则实现了由光源生产企业到节能照明系统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升级,总监刘锋介绍,他们为沃尔玛北京望京店设计的照明节能方案,每年可减少近100万千瓦时电能消耗,该方案将在沃尔玛50多家门店推开。
就在LED照明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抓紧布局的同时,广东省已经着眼于提升LED照明产业的整体水平,将高标准地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覆盖产业链各环节的公共技术平台,推进上游核心技术及装备的攻关和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以新技术路线推动芯片和外延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继续抓好封装等中下游环节共性技术开发及成果的转移转化。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完善研发、设计、检测、物流、营销、会展、金融、咨询等综合性的LED照明产业服务体系。
李兴华这样向记者概括广东省LED照明产业的突破路径: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带动双管齐下,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将政策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结合起来、培育新兴与改造传统结合起来、扶持企业与培育集群结合起来,促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并向产业制高点坚实迈进。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