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2日 01:1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嵇晨
金融机构业绩披露季启幕,裁员、倒闭、兼并等成为关键词
瑞恩的工作是帮助美国各大企业解雇员工,他一年有300多天辗转各州,以机场和酒店为家。
这是好莱坞电影《在云端》(Up in the Air)中,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所扮演的角色。而在眼下的现实生活中,全长不过1/3英里的华尔街或许隐匿着更多“瑞恩”的身影。
近日,美国几大银行陆续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增长乏力、成本高企依然困扰着金融大佬们。
事实上,在当前美国经济复苏蹒跚、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下,许多大中型银行面临着利润下滑、削减开支等问题。苦苦支撑的小银行由于无法摆脱“资不抵债”的毒瘤,被称为“僵尸银行”。
供职于华尔街投资机构多年的黄一波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美国金融界普遍认为,美国的金融系统将迎来一波兼并重组,目前可能恰是黎明前的黑暗。
裁员风声
美国劳工部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16日的一周中,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达到超预期的41.8万,此前一周的人数为40.5万。
美联储政策风向未定、美国债务上限讨论将迎“8·2”大限、居高不下的整体失业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华尔街不再只有醇香的咖啡和可以跷着二郎腿的办公桌。
打包纸箱开始多起来了。
在华尔街工作过的人有着切身的体会:美国公司很现实,如果盈利下降,或者需要缩减开支,很自然会裁掉一批员工。
通常,他们不会裁工资特别高的老员工,因为赔偿金额较高,他们也不会裁工资特别低的员工,因为那样达不到缩减开支的目标。
再看如今风雨欲来的又一波裁员潮,一位供职于华尔街机构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美联储QE2逐步退出,华尔街投行的好日子也不长了,美国经济会在长期的痛苦黑暗中,渐渐摸索出一条生路。
美国有着数千家大大小小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是华尔街的血肉。
在大银行盈利下降和小银行倒闭浪潮之中,可见的直接影响是早有风声的裁员计划。
本周二,高盛首席财务官大卫·维尼尔(David Viniar)称,集团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00人,这是其削减12亿美元支出计划的一部分内容。
在业绩报告分析师电话会议中,他透露,这项潜在的裁员措施可能有变化,但会在今年逐步实行,被裁的员工包括“某些资深员工和低级别的员工”。
早在7月初,高盛就向纽约州劳工部发出通知,称出于公司经济问题考虑,可能计划裁员。
截至第二季度末,高盛集团的员工总数为3.55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
就算是季报成绩不错的富国银行,也颇具忧患意识,首席执行官约翰·斯登(John Stumpf)周二表示,主要依靠储备和成本削减措施提高利润,但消费贷款的连续增长,也暗示可能会有债务风险的积聚。
同时,摩根士丹利等多家美国大型金融机构都在绞尽脑汁削减支出、提高营收。
“僵尸银行”
北京时间周二晚间,美国银行、高盛以及富国陆续公布2011财年二季度财务报告,拉开了华尔街金融界的业绩披露季。
其中,美国银行交出了二季度净亏损88亿美元的糟糕业绩。
根据追踪美国24家大型金融机构的KBW银行指数,美国银行在二季度的表现已经使其垫底,今年以来股价的累计跌幅超过25%,CEO布莱恩·摩尼汉(Brian Moynihan)此前承诺的提高股息恐成泡影。
高盛财报显示,当季盈利达到10.9亿美元,同比增长77%。
然而,高盛当季72.8亿美元(含利息收益)的净营收意外低于市场预期,去年同期的数据为88.4亿美元。
稍令市场安心些的是,富国银行宣布其第二季度利润增长29%,净利润升至创纪录的39.5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主要归功于不良贷款准备金连续下降,资产质量开始往好的趋势转变。
本周,还有摩根士丹利、汇丰、纽约梅隆等多家银行陆续公布二季度财报。
大而不倒的“丰满”理想遇到的却是“骨感”的现实。
近日,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再度关闭4家小型银行,尽管和前两年的银行倒闭潮相比有所好转,但截至目前,2011年美国的破产银行总数依然达到55家。
黄一波表示,今年倒闭的银行大多数都是既不赚钱也没钱偿还财政部救援资金的“僵尸银行”。
在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美国大量银行都曾身负沉重的“有毒资产”,当时美财政部出手相助,通过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收购了部分银行的优先股。
目前,多数美国银行都已经偿还了财政部的救援资金。
但对于剩余的那些无力偿债,但至今仍在维持运营的“僵尸银行”,由于未来救援资金利息将会上涨,赎身的可能性越发变小,唯有“卖身”了。
“过去‘僵尸银行’可以靠给各种地产项目提供贷款赚钱,但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现在只能依赖政府给予的援助资金,一旦撑不下去了,就面临倒闭。”黄一波预测,现在很多银行都被兼并收购,未来美国的金融系统会迎来一波重新整合。
这两年,受经济疲软、商业地产不景气及违约贷款占比拖累,印第安阿波利斯、底特律、凤凰城、克里夫兰、亚特兰大等地均为银行破产“重灾区”。
“重组会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变化,比如花旗银行可能在今后3至5年内,变成一家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银行。”Panyan Partners首席策略分析师鲍勃·派力克(Bob Pavlik)表示,危机之下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挖掘优质公司,而摩根大通、花旗、美国银行,这些行业里的领跑者终究在市场波动中占有优势。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