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辽宁省丹东房价月涨10% 新区入夜变空城

2011年07月22日 02:3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吴丰恒 发自辽宁丹东

  鸭绿江边,中朝边境城市丹东市的房价一路向上,与此一起拔地而起的,还有一座“空城”。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赴辽宁省丹东市调查发现,这座城市的住房最高报价已达到1万元/平方米,新城区的房价最高也已达到八九千,两个城区房屋均价在4000元左右浮动。“上涨速度在全国应该都是快的。”丹东市住建委一名人士坦言。

  不过,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丹东,一面是高涨的房价,一面是空置的楼房。7月19日,记者在丹东市新城区调查发现,这座规划入住40万人的城市目前近乎空城。黄昏来临时,成片高层住宅逐渐隐入黑暗,被红黄蓝彩灯装点的街道也空无一人。

  记者采访到的多名政府官员均强调,是本地人改善住房的需求,而不是外地人投资,推动了丹东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却指出,外地组团购房者的身影在丹东不断出现,“去年浙江人来这里 (新城区)一次买了200多套房,每个人买三四套。”李立明向记者透露。他是丹东市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经理。

  鸭绿江边“空城”矗立

  资料显示,丹东市总人口243万人,城区沿鸭绿江呈带状布局。局限于狭长的地形及有限的土地资源,多名丹东官员和房地产从业者均向记者证实,丹东市老城区房地产开发量已经饱和。

  不过,距离丹东老城区约20公里的新城区,一座新城市正在崛起,房地产也随之迅猛发展。

  记者从丹东新城区管委会提供的资料中看到,新城区将成为丹东市未来新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房地产业则是其重点产业之一,“新区规划62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

  7月19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乘出租车实地造访新城区。从新城区中央大街驶入,驶过多条主要街道,在确认未遗漏重要街道后再返回。一路上,“上城左岸”、“新加坡城”、“西湖城”、“滨江壹号”等房地产项目均已建成。已完工的二三十层的建筑矗立在鸭绿江边原野上,三五座成群、三五群成片。除了保安和偶尔路过的工人,很少看见有人走动。

  当晚,记者第二次造访这些楼群时发现,成型的建筑物内部没有任何灯光。大街两旁有许多淡黄色街灯如长蛇般排列,街上鲜有车辆驶过,更无人走动,近乎空城一座。

  记者发现,已经搬入新城区的仅有丹东的行政和事业单位,比如丹东市政府和丹东市第二中学。市政府出于“鼓励人们搬到新城区”的目的,主动率先搬到新城区新政府大楼里办公。不过,工作人员仍居住在老城区,每天上下班由大巴车统一接送。因此一到晚上,这里就一片死寂。

  “买棵菠菜也要开车去老城。”丹东居民告诉记者,新城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是这里没有人气的原因。他们还告诉记者,新城区要发展起来,少则三年,多则十年。

  “(新城区)可能要5年才能逐步完善。”丹东市房产局一名姜姓科长向记者表示。

  “不是政府要建新城,是老城已经饱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促使我们建 (新城)。”丹东市新城区管委会主管宣传的王处长告诉记者。此外,她还表示,“丹东新城区才三年就发展成这样,已经是非常迅速了。”

  不过,对于王处长的这一说法,有质疑者也向记者表示,丹东人口流动少,不需要新开发这么多楼盘,“老城区不少人还有两套房子”。

  “空城”房价上涨背后

  “滨江壹号”是丹东市新城区的房地产项目,今年5月,该项目的开发商就曾公开声称,在已经开盘的楼盘中,“在均价上涨10%的情况下形成了逆市抢购,销售额超过4亿元”。

  7月19日,记者造访了该项目。售楼处王小姐告诉记者,该项目住宅均价4500元/平方米,别墅8000~9000元/平方米。“别墅还只剩几十户,其余全卖完了。”

  当天,丹东市住建委一名官员告诉记者,丹东房价部分月份以“均价上涨10%”速度上涨的情况确实存在。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城区住宅均价在3800元/平方米左右,相较年初的价格,已有300~400元的增幅。当地居民还回忆说,“从2008年开始,房价就开始明显上涨”,“2009年均价只有250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4000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丹东老城区二手房报价单显示,金叶东方明珠一处住宅报价已经达到1万元/平方米。“客户是有升值的预期,并不着急出售。”提供报价单的人士说。尽管如此,记者看到该报价单上均价超过6000元/平方米的二手房已经比较普遍。

  7月20日,丹东市房产局向记者口头提供了该市房价的一组统计数据,“2011年,丹东市内房屋平均价格为3495元;2010年,市内房屋平均价格为3243元。”也就是说,一年内丹东房价增幅为7.8%。

  房产局的姜科长向记者解释说,该数据是根据每月的房屋销售总价除以销售面积,再逐月计算平均数得出的。不过,记者了解到,丹东市尚存有数量不等、售价低于商品房的“公产房”、“回迁房”和保障房,房产局未指明是否将它们也纳入了统计范围。

  李立明告诉记者,丹东房价上涨,特别是新区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有外地人在丹东做购房投资的原因”。“本地人除非有实力才会去新城区买房,买也是做投资。”一名丹东居民也这样对记者说。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受到限购令的影响,一线城市被挤出的炒房资金涌入二三线城市,这是拉动二三线城市房价上升的重要原因。巧合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丹东在2010年下半年疑似出现过外地人大手笔抢购房产的案例,“去年浙江人来这里(新城区)一次买了200多套房,每人买三四套。”李立明多次对记者说起此事。

  不过,丹东市房产局称,虽然该市存在一些外地购房者,但他们尚不足以影响整体房价,“外地购房者占丹东购房者整体仅10%,主要来自省内和东三省,很少有从大城市过来买房的,也没有发现从北京、上海、浙江过来炒房的人。”

  对于丹东房价走高的现实,房产局解释说,相比京沪深等大城市,“丹东小,一两个大一点的楼盘开盘,对房价影响都会比较大。”“房价起点很低,涨一点幅度也会显得特别大。”

  “限购令”引热议

  外界判断,丹东极有可能被列入实施“限购令”的城市名单之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与丹东房地产从业人员交流中发现,“限购令”是当地业界时下最关注的话题。李立明及其同事也认为,如果出台限购令,房地产中介会间接受到较大影响,“首先是新房交易量下降,随后波及到二手房市场。道理明摆着,人们无法买二套房,二手房交易也会减少。”

  国家统计局的抽样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丹东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203元;同时,工资性收入是该市居民的收入主体,占收入总体的53.2%。

  “丹东的房子不像是给本地人盖的。”谈到丹东房价时,该市居民王先生这样向记者表示。王先生每月收入2000元,“工资涨得没有房价快,好像永远买不起房子。”他说。

  丹东房产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向记者表示,由于人工费、材料费和土地出让费构成的房价成本上涨,“未来房价不大可能大幅度下降,可能会维持平稳发展。”他透露,“新区每平方米的成本摊到了2000元以上。”

  事实上,限制房价的措施早在今年4月份已经实施。丹东一家二手房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卖房人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住房,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买房人要购买第二套房屋,契税也要增加,总体上,“房屋转让差额的20%都要交税。”

  不过,这次调整似乎没有影响到当地房价,一个月后,丹东仍以同比9.7%的房价涨幅位列全国首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