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2日 09:31 来源:经济日报
“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未来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
促进公平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这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杜玉波说,到2015年,我国要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教育公平首先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杜玉波指出,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还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教育公平系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也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杜玉波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一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这些都是应对当前教育领域一系列新问题的创新举措。杜玉波表示,未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将有新进展。一要全面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形成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二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三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营造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四要加快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立交桥。五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更多地利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等手段管理教育。
培养人才满足新需求
优化人才培养的格局,是为了适应未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人才需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对此,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未来5年,职业教育要发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直接服务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企业经营的优势,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经济增长向“协调拉动转变”、向“协同带动转变”、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鲁昕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教育而言,一方面要建立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培养支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各类人才,其中主要是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将职业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今后5年,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巩固就业率基础上,加快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岗位,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贡献率。
首先,未来5年职业教育要满足现代农业类企业用人的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大力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农业产业工人,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新贡献。
其次,“十二五”时期,服务业的大发展要求重视职业学校服务类人才的培养,加大职业学校布局重组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加强物流、商贸、烹饪、旅游、电子商务等类型学校和专业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三,“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未来,我国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到城市。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服务于新生代农民自身价值的实现,服务于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