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成本连涨 食用油企陷两难

2011年07月22日 10:22 来源:国际金融报

  

  

成本连涨食用油企陷两难

  夏季本是食用油消费淡季,但近期关于食用油涨价、断供的消息不断传来。随着去年年底开始的两轮“限价令”到期,食用油企业提价的风声再起。是食用油市场确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还是食用油企业在蓄意为涨价造势?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超市和生产企业。

  超市暂无涨价迹象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食用油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接受记者采访的超市促销员和负责人称,目前并未接到知名品牌食用油涨价的通知。

  在北京沃尔玛购物广场宣武门店内,货架上除了个别品种没有货外,绝大多数品牌食用油均摆满了货架。5.436升装的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更是在超市醒目处进行促销:在原价115.9元的基础上还赠送250毫升装的浓缩特鲜酱油。该购物广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听到了一些食用油涨价的消息,但自己没有感受到涨价也没有接到通知要涨价。

  虽然终端价格没有太大变化,但上游提价的消息却若隐若现。北京锦绣大地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的一位花生油批发商透露,已经接到某花生油生产企业的调价通知,如要进新货,需相应加价。

  补贴机制利于稳定价格

  一些食用油生产商反映,花生、大豆等食用油原材料的价格持续走高,甚至出现成本倒挂,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困难。

  “现在花生货源很少,优质花生米的价格一般在每斤6.5元至7元。今年以来,花生油终端价格始终没有大的变化,原料成本和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不同步,所以以目前的价格收购花生,油厂根本不敢加工。加工越多亏损越多。”龙大植物油厂业务部部长薛惠宾如是说。

  一方面是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控通胀、稳物价的压力,夹在中间的食用油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七八月是食用油消费淡季,市场需求不高,食用油涨价不存在市场基础。

  洪涛认为,稳定食用油价格应以市场手段为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定价以企业自主定价为主,国家指导下定价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特别是在消费品领域,市场定价比重已经占到98%以上。“在食用油价格畸高或畸低的特定情况下,可采取补贴等方式进行干预。此外,也可采取经济手段,在食用油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给予低收入群体补贴;反之,当油价过低时,可以对生产企业采取保护价收购或进行补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