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建:美债危机解决难阻二次金融危机发生

2011年07月22日 23:55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近年来接受媒体访问或发表文章时,多次提出美国金融危机将于2011年再次爆发的观点。6月初,王建更清晰地提出,美国可能会在近期爆发新一轮危机,7月是引发危机因素的集中观察期,有毒资产、房地产不良贷款、国债危机三方面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新一轮危机爆发。7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专访王建,请他进一步阐述观点。

  危机一定会再次发生

   《华夏时报》:我们注意到您前不久曾表示,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意您近年来一直不断强调的一个观点,即美国新一轮危机山雨欲来,尽管许多人认为美国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应该是在2012年或者2013年,但您却坚持认为,新危机的爆发就在今年,就在今年7月份以后。那么,就当下而言,即使美债危机获得解决,二次危机也依然会发生吗?

   王建:美债危机只是一个方面。美债危机的发生,正如我过去所说,是因为美国进入到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即依靠一些金融机构生产金融商品,然后与其他国家进行实物商品的交换,这些国家再用出售实物商品换得的资金,去购买美国的金融商品,形成这样一种循环过程。但次债危机的爆发,将金融商品生产金融泡沫的能力严重削弱了。然而,美国现今的经济生态已难以改变,可能已经有20年不生产纺织品等轻工产品和一些消费品了,有超过45%的实物产品需要进口。所以美国必须依靠以出售金融商品交换实物商品的方式,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如果美国金融机构不能生产金融商品,那就只有以美国政府信誉担保的国债来交换实物商品。

   次债危机的爆发,并没有解决美国的问题,一大堆金融烂账尚无法偿还,特别是作为产生金融烂账基础的房贷,变得更坏了。如此情形之下,美债需要填入多大窟窿?而如果没有美债的扩张,美国的生存状况都将发生问题。但依靠美债,又能撑多久?所以,美国肯定将面临更大的危机、更大的问题。

   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美国在几个方面有新的表现。

   关于美债问题,美国国会一定会通过美债上限,因为总不能让美国政府关门吧。但问题不在于美国政府是否又有了一个发行美债的新授权,从14万亿提高到18万亿或20万亿美元又能怎样?谁来买美债呢?QE2之后,实际上是美联储在发行美债,市场上月七成的美债是由美联储买单。但美联储发行美元多了,美元泡沫化问题将日益严重。QE或将不断继续,这将导致死亡。这一点,美国人很清楚。要想办法保持美元不倒,就得将全球的货币资本驱赶到美国。

   而欧债危机,是由美国挑动,目前又跨过希腊,直接打击意大利。另一方面,美国在周边制造动乱。比如中东的所谓茉莉花革命,也是美国所制造。最近,又通过两条线搞到中国来。一是通过所谓“穆迪插红旗”,企图唱衰中国经济;二是通过高盛、穆迪等对中国地方债发表利空评论。

   还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今年将35%的所得税率突然削减到5%,以吸引海外企业将利润汇回美国,吸引世界各地的美元汇回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曾经采取过类似措施,大概吸引回3000亿美元。

   从美国国内经济看,失业率再度上升,达到9.2%。如果算上100万所谓“自愿失业者”,失业率达到13%,比欧洲的失业率还要高。美国还推出新政策,由政府出资,让那些失业一年以上的人,一年以内免还房贷。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房贷如果成为烂资产,将影响到一大片衍生金融商品。上一波没有消化的庞大有毒资产还在,新一波的有毒资产将会更多,可见美国国内经济困境重重。

   种种现象,让我们看到美国人对于再次爆发危机的深切担忧。上次的危机爆发于2007年7月,这个时间点并非偶然。一般而言,半年正好是一个时间段,加上美债马上要到期,风险都集中在下半年,危机一定会发生。

  中国须改进财政体制

   《华夏时报》:关键的问题是,美国二次危机将如何影响中国?

   王建:美国发生第二次金融危机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比如,中国出口,今年一季度好像还不错,但5月份下降19%,6月份已经降到16%,其中对美对欧出口,都低于10%。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已经很说明问题。欧美消费率上不去,其新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必然对中国出口形成很大压缩。

   你也知道,尽管工信部否认东莞出现出口企业倒闭潮,但中小企业因融资不易而处境艰难却是事实。这显然与发达国家经济日益不景气,支付力下降有关联。

   再加上现在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为压制通胀而采取紧缩政策。我认为,现在的政策在重复2008年上半年的错误。而无论我们怎么呼吁都没用。

   难题何在?政府其实应该能够看得很清楚,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收拾不了通胀。在纯粹市场经济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应最长9个月就能看到效果。但最近国务院说,在等待政策效果的出现。怎么还能等待呢?央行行长周小川会不知道西方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实践是怎么回事吗?持续的时间已经超过9个月,但通胀的势头不是衰减,而是更强劲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数据说,6月份的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34个月来的新高。我们还能再等待政策效果的实现吗?

   通胀如果更强劲,政府必须有切实的对策。我一向的主张是,调控必须转到财政政策上来,即货币保增长,财政保稳定。但怎么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胀,这是中央政府要面对的很大难题。

   中央或地方财政要拿出钱来补贴中低收入者,但一涉及到拿钱的问题,就麻烦了。地方政府有创造GDP的积极性,因为这可以显出政绩。建设好保障房,那是中央的政绩,地方没有积极性。今年建设保障房的任务很重,要地方拿钱,而且是要拿大头。中央下达了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但中央只拿十分之一的钱,土地又不能卖。地方政府既要拿钱,又要拿土地,一头少支,一头多支,更没有积极性。再让他们拿钱补贴物价上涨,地方政府一定会觉得很困难。所谓难题,可能就卡在这里,卡在财政体制的障碍上。

   在发达国家,中央财政收入占六成,支出也占六成。虽然中国中央财政收入也将近占六成,但中央财政支出只占全部国家财政支出的18%,大量的都转移出去了。这是中国财政体制的一个弊端,这使中央调控缺乏有效手段。那么,只有紧货币,最后结果,物价下不去,经济还可能被压垮。

   《华夏时报》:决策部门已经拿不出有效办法应对二次危机带来的影响吗?

   王建:决策部门现在恐怕只看国内不看国际,因为毕竟危机还没有爆发,只是有很多爆发的苗头。或者说只是听到雷声,雨还没下到中国来,所以,并不着急,甚至还认为反通胀是第一要务。

   《华夏时报》:您的政策主张是什么?

   王建:我认为,现在货币不能再继续紧了,而应适当放松。财政政策上,应适当考虑中央与地方一起拿钱补贴物价。因为现在来看,通胀远未到头,今年可能到11月份是最高峰。秋粮上市的时候,可能会让物价上涨势头再有一个高潮,顶得CPI可能破7。

  下半年是个多事之秋

   《华夏时报》:看来国内国际的危机可能在下半年集中爆发?

   王建:下半年应是一个多事之秋了。

   《华夏时报》:从全球角度看,美国二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将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王建:上一次是什么样的景象,这次就会是怎样的景象,而且是更严重的景象。更多的银行破产,更多的企业倒闭,更多的人失去工作。

   《华夏时报》: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建:美国绝对不会允许美元倒下,如果经济手段调控不了,最后就会动用军事手段。

   现在,欧元依然比较强劲。欧洲刚刚公布的6月份欧元区工业增长达到5%,这比美国要好得多。欧元区主要是德国的经济状况比较好。最近为什么只要美元一动,欧元就涨?因为最大的资产池在那边。

   所以,欧盟被危机弄得很恼火,声称要建立自己的经济机制。欧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制造出来的,整个欧元区的国债规模是9万亿美元,美国则是14万亿美元。所谓欧洲问题五国,只是最近几年债务上升比较多,但也只在65%到75%之间,比美国的状况都好。那么,凭什么美国三大评级公司要将欧洲一些国债评为垃圾级,却给美债评为3A级,现在没办法了,才将美债列为所谓“观察”或所谓“负面评价”?这不是瞎扯是什么?三大评级公司只是一个工具。

   实际上,欧债负担并不很大,问题并不严重,也有能力偿还,加起来也只有2万亿美元。

   《华夏时报》:中国在未来将处在怎样的状况中?

   王建: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生产过剩。我们有庞大的生产能力。2009年,为了摆脱衰退,在过剩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了更庞大的投资。而美欧所要面对的,是生产不足的矛盾。刚公布的数据说,欧盟上半年贸易逆差总共600多亿美元。

   没生产能力的,才会着急,而有生产能力的中国,是不怕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调整分配关系,使供给和需求协调起来。这是中国的优势所在。

   而当欧债美债危机相继爆发,他们之间将有一场对决。如果美元倒了,欧元称霸世界,欧洲经济称霸世界,欧洲人主宰世界,美国人丧失战后60年的霸权,这是美国人肯定不愿接受的。现在挑战美国霸权的,就是欧洲。

   所以,现在美国和欧洲摆脱危机都很难,没有特别好的路径选择。

   而中国,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就是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就是一个调整分配关系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个,是解决发展战略方面的城乡收入差距,那就要搞城市化,那就要围绕城市化,进行一次大的、彻底的体制改革。把体制和机制理顺,那样,就可以摆脱危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