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曾有四位福州人任册封使 带着棺材坐船出使琉球国

2011年07月24日 05:40 来源:东南快报

  □本报记者 刘晓霞/文 见习记者 刘兴/图 实习生 徐莹 黄妍

  日本冲绳发现中国人后裔家族以及族谱的消息发出后(详见本报7月22日 A19版),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其实,冲绳与中国的关系远不止于这些,特别是与福建福州的关系。

  冲绳,古称琉球国,建立于1429年,早期的琉球人有一部分就是福建地区“移民”。明清两朝琉球都是中国的附属国,每次朝贡都从福州港上岸,如今还能在福州南公园找到当时为接待使节特设的琉球馆。

  此外,明清两朝还有四位福州人出任册封使,出使琉球对新任国王进行册封。

  昨日,福建研究琉球历史的专家、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谢必震教授向本报独家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南公园里有座琉球馆

  谢必震说,福州南公园十二桥附近有一座琉球馆,现在是作为博物馆使用,“这里最能说明福州跟琉球的重要关系”。

  他说,琉球王国建立于1429年,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琉球国是作为明朝的附属国存在的。当时琉球国属于比较落后的地方,人口也很稀少。而且,从福建到琉球,只有水路可通行。

  明朝皇帝朱元璋为了彰显泱泱大国的气派,从福建人中选拔了擅长游泳、划船的三十六姓,作为最早的一批移民迁到琉球去。开启了琉球与福建的第一层关系。这批人正是从福州港出发的。

  “后来福州港成为与琉球交往的唯一口岸。”谢必震说,明清两朝规定,琉球作为属国每两年或五年来朝一次,但是由于每次来朝贡不仅可以进行货品交易,还可以学习先进技术文化,因此他们一年都来好几次。而福州作为必经之站,于明朝初期就设了使馆,供使节休息、学习。

  “当年光卧房就有50间。”谢必震说,如今的使馆是后来复建的,原先使馆里设有前后厅,还有花园,可以说是“园林式宾馆”。“这种规格的使馆设置在福州,说明了这里对外交流的重要性。”

  四位福州人出使琉球

  谢必震说,除了朝贡关系外,由于琉球国是明清两朝附属国,因此每逢琉球国王去世,新国王即位,朝廷都要派遣册封使出访琉球。明清两朝中,共有4位福州人当过册封使。其中,在康熙十三年出任册封使的齐鲲,他的后人至今还生活在福州。

  当时出使琉球并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去琉球要漂洋过海11天才能到,若遇上风向不对、天气不好,得在海上漂一个月,随时可能葬身大海。因此,永乐二年第一任出使琉球的竟是一名戴罪立功的囚犯。

  明万历七年、清嘉庆十三年、清道光十八年、清同治六年出任册封使的谢杰、齐鲲、林泓年、赵新,都是福州人。其中齐鲲还写下了《东瀛百咏》一书,记录出使琉球的见闻。

  据齐鲲后人齐上志老人说,他曾听祖上传说,出使琉球一般每年夏至出发,必须呆到冬至才能利用风向从琉球回来。因为路上太过艰险,因此除了船上吃穿用之物,还有两口棺材。棺材上钉着银牌,上面写上某年某月某国的来使名字。一旦遇到必死之灾,正副使二人就躺进棺材里,由人钉好棺盖,然后推入水中。“据说这么做是防止死后葬身鱼腹。”

  红烧肉做法传到琉球

  “当年还有不少琉球留学生在福州生活。”谢必震说,由于福州的重要地位,因此每年来朝贡的上千琉球人中,只有20多人继续上京,其余都留在福州学习,“他们大多是自费留学生,住在琉球馆里”。

  这些留学生在福州学什么?

  “五花八门,无所不学。”谢必震说。如康熙年间来福州的留学生程顺则,他在福州期间师从闽侯一位名叫陈元辅的大儒。学成归国后他设立了琉球第一所学校,还建造了孔庙,开了儒学在琉球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地区的饮食文化也被留学生带回琉球,“红烧肉、烧海带,在琉球至今保持着古代福建的做法”。

  也有不少留学生、船工、使者不幸客死他乡,就葬在福州。现在福州仓山白泉庵还可以找到一个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琉球墓群。此外,2000年之前,福州闽安村也有发现一片琉球墓群。而根据记载,福州吉祥山、金鸡山上也有,可惜目前还未发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东南快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