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揭秘者之死

2011年07月25日 00:28 来源:《新世纪》周刊

  □ 李翰琳 | 文

  肖恩·霍尔(1963-2011),前英国《世界新闻报》记者,默多克窃听丑闻揭露人之一

   肖恩·霍尔(Sean Hoare),曾供职于新闻集团旗下《太阳报》及《世界新闻报》,负责报道娱乐新闻,后因酗酒和吸食毒品于2005年被解雇。去年9月,他公开指认《世界新闻报》常对采访对象采取窃听手段,是第一个指认此事的内部人员。

   蔓延至今的窃听风暴开始于2005年,英国警方介入调查,结果负责报道皇室新闻的记者克里夫·古得曼因窃听被判刑。但霍尔认为《世界新闻报》进行窃听的记者为数不少,而且,窃听不是克里夫一个人的决定,报社其他人亦知情。尽管他一度是前主编柯尔逊的密友,但仍然认为柯尔逊将所有责任推在记者古得曼一人身上太不公平。

   于是他向《纽约时报》披露:曾任《世界新闻报》主编、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媒体主管的安迪·柯尔逊知晓窃听事件,并鼓励其旗下记者采取此行为。

   此后他多次接受采访,指责《世界新闻报》贿赂警方,自其手中购买窃听工具和技术。今年3月,他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回忆道:“(记者们)都很紧张。规定题目之后,必须要做出来,无论采取什么手段。这就是《世界新闻报》内部的文化。”

   霍尔称,在《世界新闻报》内部,窃听被委婉的叫做“黑暗艺术”(dark arts),记者们常被鼓励对新闻人物使用这种“艺术”。他亦承认自己做记者时曾参与窃听,当时的目标是贝克汉姆、维多利亚等名人。

   如今,英国《卫报》的调查报道显示,《世界新闻报》旗下记者涉嫌窃听对象不仅包括王室成员、政界要员、社会名流,也波及谋杀案受害人、阵亡英军士兵、伦敦爆炸案遇难者和“9·11”事件遇难者及其家属的手机电话、语音信箱等。其中最超越道德与法律底线、亦成为丑闻爆发导火索的事件,莫过于窃听谋杀案受害人女童米莉·道勒的手机留言信箱。《世界新闻报》记者甚至删除部分信息,导致警方和米莉家人在其被害后,仍坚信女童尚在人世。

   英国上下愤怒如潮,整个世界亦为此震惊。默多克不得不关闭已有168年历史、发行量巨大的《世界新闻报》,但窃听门的影响并未就此止步——已有超过10人被逮捕 ,其中包括前主编柯尔逊等深得默多克信任的新闻集团高管。《世界新闻报》与警界千丝万缕的关系也逐渐浮出水面,两名警界高官辞职。民众开始质疑《世界新闻报》与政界,尤其是卡梅伦政府的关系。默多克横跨欧亚的庞大媒体帝国,经受着巨大的冲击。

   在这场越演越烈的窃听风暴中,写新闻的人变成了新闻中的人,揭露媒体黑幕的却也还是媒体;而无论是主持调查的警方、还是号召重塑新闻行业规范的政要,都必须自己先清理门户,向公众解释与窃听始作俑者的密切关系。

   但风暴的起源之一肖恩·霍尔,却于7月18日被发现死于伦敦郊区家中,没有任何遗言。尸检报告尚未出具,警方根据现场认为,并无他杀痕迹。

   亲属邻居们认为,死因可能为健康原因——他常年酗酒吸毒,曾描述自己的生活是“公司付钱与摇滚明星喝酒和吸食各种毒品,做正常人不愿意去做的事”,“一天吸食三克可卡因”;或者因为压力——有邻居对媒体透露,霍尔近期疑神疑鬼,说自己遇上了大麻烦。

   他曾经的同事、同行们却对他有着近乎相反的印象。据《中国日报》采访肖恩早年的同事查理·哈里斯形容,霍尔是“那种让人一见就喜欢的人”。他总是穿着得体,头发打着发油,看起来像来自上世纪的人,并且从不穿袜子。

   霍尔在《世界新闻报》的一位前同事则在《卫报》撰文纪念,说霍尔在自己初入行之际给予了热情地指引,帮他寻找新闻题材、完善稿件。霍尔曾想通过他获得内幕消息,但在被拒绝后,仍能称赞他拥有原则。在这名同事看来,能站出来揭露《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证明霍尔是一个勇敢且坚持原则的人。

   7月12日,两名《纽约时报》的记者曾与霍尔共进晚餐,他们在twitter上描述这位揭秘者:“身体虚弱,但幽默、顽强,不后悔,很勇敢。”不料两天后,霍尔的手机再也无人接听。又过五天,警察发现了他的尸体。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