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5日 01:09 来源: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黄烨
经历了上一轮的经济猛增后,与其他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相对放缓,不少省市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在陆地资源几乎被完全利用的今天,海洋经济自然就进入了这些省市的视野。”
海洋经济正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省市竞相争夺的新经济“制高点”。日前,广东省发改委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批复》,正式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
这是继今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今年3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之后,第三个升格到“国家战略”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同时,这也是广东省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又一个成为国家级战略的区域性规划。
“加上之前山东省和浙江省试验区规划区的获批,及本月初新成立的浙江省舟山新区,这些都表明了国家相关部门和有关省市对海洋经济的重视。”昨日,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一方面,海洋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且潜力巨大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并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个保障;更重要的是,升格到国家战略之后,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将通过这3个试验区连成一片,并以此形成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沿海大城市群和城市带,最终又能保障中国的海洋主权和事关国家发展的海洋资源的开发。”
广东瞄准海洋经济
据有关资料,所谓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一览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和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视为现代海洋经济的范畴。”
进入新千年,全球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愈加重视,不光西方发达国家加大了海洋开发的力度,联合国也在2001年将21世纪定义为“海洋世纪”。中国这几年同样在不断利用海洋经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据国家海洋局今年3月3日在官网公布的《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2.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7%,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亿元。纵向与2006年海洋经济占比GDP4%的比例相比,中国海洋经济至少在数据上进步明显。
“有这样的经济背景,‘靠海吃海’的广东省获批《规划》,根本毫无悬念。而且,广东省早就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省之一。”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汝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据广东省发改委披露,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范围包括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等14个沿海地级以上市,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4万平方公里。
对于未来的目标,《规划》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强省:海洋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广东省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占比广东省GDP约1/4),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半年批复四个新区
广东省的《规划》并不是第一个升格到国家战略的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今年1月4日,国务院率先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广东省类似,山东省的主体区范围同样包括了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随后,在今年的3月1日,国务院又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并提出了“到2015年,浙江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7200亿元”的目标。同时,根据浙江省《规划》,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与福建海西经济区接轨。
“实际上,算上本月初浙江舟山新区的成立,国家在今年半年左右的时间就批复了4个国家级战略或国家级新区。”郁鸿胜说,“这在以往几乎从没有过,也足以凸显出国家对海洋发展的重视。”
“另外,江苏省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早在2009年6月就在国务院获得了通过,上海更是早就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同时,北部地区的辽宁省、天津市等地近年来也不断加大了对海洋经济的开发。”所以,郁鸿胜表示,“可以说,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可谓‘四处开花’。”
出发点在国家主权
对于不少省市瞄准海洋经济的原因,高汝熹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经历了上一轮的经济猛增后,与其他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速相对放缓,不少省市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在陆地资源几乎被完全利用的今天,海洋经济自然就进入了这些省市的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长乐此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狭义角度看,海洋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战略,也是七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国家发展战略型新兴经济等的号召下,今后中国经济发展寻求从内陆到海洋是必然趋势。”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保障中国绵延4万公里的海洋主权。”郁鸿胜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达了不同观点,“一方面,在中国的海洋战略中,如果没有这3个试点区域,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乃至南海都是处于相对‘静止’或割裂的状态;另一方面,中国的海洋主权正愈发遭遇来自外部的威胁,在外部争端尚无法解决的同时,不如先从内部着手,将本国可以利用的海域先利用起来,然后以中国内部的发展实力为基础,争取在南海等国际海域上的海洋话语权,并最终保证中国的海洋国家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表示担心,数个海洋经济规划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相关省市对海洋经济开发的冲动和迫切,“这有可能会造成这些省市的恶性竞争,且可能出现重复建设等问题。”
对此,郁鸿胜并不认同,“一方面,3个省的海洋经济试验区代表了各自不同的区域和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另一方面,在国家战略和国家主权的高度下,相关的海洋经济试验区不是多,反而还应该加入更多的省市。”因而,郁鸿胜预计,未来山东、浙江和广东的海洋经济试验区将成为重要模板,且或将有更多的省市形成自己的海洋经济规划。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