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MF报告称中国房地产泡沫倾向就依然存在

2011年07月25日 08:22 来源:财新网

  中国经济短期风险主要为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信贷质量

  【财新网】 (实习记者 陈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评估中国经济基本面时,再次提出中国经济短期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通货膨胀高于预期、房地产泡沫膨胀和破裂、危机后贷款扩张导致信贷质量下降等。

  IMF工作人员在上周发表的“中国:2011年第四条磋商工作人员报告”(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ff Report For The 2011 Article Ⅳ Consultation)中提出了上述风险。

  IMF认为,房地产部门不会立即出现严重下滑,但只要融资成本依然低廉,且其他投资渠道依然有限,房地产泡沫的倾向就依然存在。

  政府为抑制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而采取的措施,看来正在取得预期效果。IMF报告称,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居民住房价格平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成交量出现不连续的下降。

  报告指出,尽管抑制房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房价与居民收入之比很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仍可能出现房地产价格泡沫。

  房地产部门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中心位置,直接构成GDP的12%,且房地产对上、下游行业及政府收入有重大影响,因此,房地产泡沫将给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严重风险。为了根本性地减轻房地产泡沫风险,必须提高资本成本,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并实行广泛的物业税。

  IMF工作人员认为,如果不发生进一步的食品价格冲击,并假设目前的货币政策紧缩持续下去,中国的通胀应很快触顶回落。

  过去一年里,消费者价格膨胀成为中国一个紧迫的社会和经济问题。5月末的通胀率为 5.5%,6月CPI同比上涨6.4%,价格压力扩大。

  报告称,为了解决通胀加剧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收紧货币政策,努力增加食品供给,克服交通运输瓶颈,以及继续对某些项目实行价格管制。目前看来,导致最近通胀上扬的供给冲击正在消失,为克服价格压力采取的政策措施正在产生效果。

  IMF工作人员还指出,当前通胀的某些部分可能受到行政措施的抑制。这可能会阻碍供给对价格上涨作出适当反应,并可能使本周期的通胀动态呈现出更大的惯性和持续性。

  报告还建议,这种货币紧缩应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提高利率和汇率升值,而不是信贷控制。

  对于信贷及银行业风险,IMF提出,鉴于银行的资本金状况、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监管机构为处理这些信贷风险正在采取的积极措施,金融体系的潜在风险是可控的。

  在提供大规模信贷刺激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于 2010 年开始控制贷款增长。但去年的货币和信贷增长仍超过目标。此外,表外信贷也在扩张。

  报告指出,信贷质量的主要风险仍集中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表外贷款,以及对房地产部门的贷款。

  虽然政府着手审查分析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幅增加所带来的风险,和潜在或有财政负债,并要求银行对贷款增加资本金和拨备,增强对信贷风险的监管审查,但信贷质量风险依然存在。

  报告建议,在中国推进金融体系商业化运作的过程中,应改善监管,并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系统。

  随着政府退出刺激措施,私人部门主导的经济活动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MF工作人员预测,近期中国GDP增长率将保持在 9%-10%,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到年底将下降到 4%左右。对CPI的预测仍存在一些上行风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