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厦门这十年:后远华时代涅槃重生

2011年07月26日 01: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林小昭

  整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不光是厦门,汕头、湛江等地接连爆发了走私大案。

  汕头大学特区台港澳研究所原所长方宁生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不是厦门一个地方的问题。当时我们跟国际市场很多东西都还没接轨,国内的东西和国外的东西在价格、产品品质等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落差,走私产品就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当时很多地方都存在大规模走私的现象。

  远华案之后,厦门经济一度陷入低谷。

  好在作为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和对台的重要前沿,厦门特殊的区位优势一直得到国家和福建省的高度重视,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其后不久,厦门便艰难地消除远华案带来的影响,逐渐走出了低谷,并在其后一直到2007年保持高速增长。

  艰难前行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占据福建外贸半壁江山的厦门一下子跌入低谷,2009年的第一季度,厦门甚至出现了-6.5%的情况,在其后经济回暖和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后,厦门才渐渐走出低谷。

  这其中,为了迅速做大经济总量,2007年,投资108亿元、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投产后每年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的厦门PX项目曾引起广泛争议,最终不得不迁址漳州古雷半岛。原址后来又计划留给富士康项目之用,但其后因富士康“移情”成都而无疾而终。

  梳理后远华时代厦门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这十年来,厦门在高速发展和低谷中艰难前行。尽管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但跟同类城市一比较就发现,厦门这些年“慢”了很多。例如2000年的时候,厦门GDP是深圳的1/3左右,到2010年,厦门不到深圳的1/4。2000年,厦门总量是昆山的2.5倍左右,但到2010年,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厦门已经被县级市的昆山超过。

  路在何方?

  在熟稔当地经济的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博士看来,远华案对厦门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过去十年厦门的“低速”发展,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既与政策优势消失后整个福建区域经济发展较慢有关,也跟近十年来经济发展模式紧密相连。“厦门的土地面积那么小,资源匮乏,当全中国都是靠土地、资源等要素驱动的时候,厦门能靠啥呢?”

  他指出,在远华案出现前,厦门拥有特区等先发优势,但由于各种因素,厦门并没有充分运用好这些优势,比如闽南地区拥有如此多的华侨华人资源,当时摩托罗拉项目原本要落户在厦门,但后来却去了天津;新加坡工业园最开始要落户在海沧,但最终落在了苏州。

  “不但我们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市场等不如人家,我们的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又比人家差了很多。”丁长发说。

  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上,厦门存在着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在产业发展方面,厦门既没有像青岛的海尔、青啤等可以发展成为行业里的巨头企业,也没有像泉州那样拥有一大群的民营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丁长发指出,过去厦门主要吸收外资大企业,但大企业进来后,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作为全国最小的副省级城市,厦门的土地总共也才1573平方公里。丁长发认为,厦门的财政实力雄厚,而漳州发展相对滞后,如果将厦漳合并将有利于整个福建经济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如何与周边城市形成合理分工也成为厦门今后发展的关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民书曾对本报分析,在土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厦门应该发展生产型的服务业,服务周边地区。相比周边城市,厦门的生活环境、城市配套等有明显的优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