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6日 03:0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钟良
当业界认为比亚迪(002594)最坏的时刻已过去时,一则公告却让投资者揪心。
日前,比亚迪发布2011年半年度业绩预报称,估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3.63亿元,与去年上半年24.21亿元的盈利相差甚远,同比猛降85%-95%。而据该公司此前披露的数据,其今年一季度净利润2.6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4.35%。
比亚迪把业绩下降的原因归为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以及占据比亚迪利润43%的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受单一最大客户诺基亚部分订单推迟的影响,业务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事实上,近期,高涨之后的比亚迪股价已经开始大幅跳水。而让巴菲特看中比亚迪新能源战略转型梦想,也一直让投资者忧心。
财报数据显示,比亚迪在2010年大举押注新能源汽车,但比亚迪汽车2010年仅取得215.5亿元销售额,较2009年的209.91亿元汽车营收几乎没有增长。
据此,美林等投行亦谨慎认为,比亚迪基本面恶化尚未见底,预期销售额和利润率反弹为时尚早。
业务前景不明
“在比亚迪三大业务板块(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代工)中,无一业务处于同行业的绝对领导力地位,同时,三大业务板块也大多具备资金和人力密集型特点。”深圳市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比亚迪要实现王传福描绘的“公司未来重点是新能源业务,但也兼顾传统汽车和电子产品业务”的战略转型,或许因政策和政府采购不确定因素太多而举步维艰。
“有消息称酝酿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已将“十二五”电动车产业化目标由50万辆下调至25万辆。 同时,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选择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尚未下定论,这一切都让比亚迪纠结。”上述分析师认为,比亚迪确定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未来对相关产品的销售补贴政策及政府支持性的充电设施建设均会产生重大影响。
比亚迪对此亦有清醒的认识,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提醒,“如补贴政策出现变化或取消,将对本集团新能源汽车在已有试点城市的推广和未来的规模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以最早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深圳为例,去年比亚迪F3DM共计销售了400多台,而计划生产1000台,实际销售量与即使谨慎的目标相比仍然有差距。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受制于充电设施以及电池技术等方面的掣肘,政府采购成为各生产厂家的市场主体。但业界认为,基于对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看好,出于对扶植地方产业发展的考虑,各地方政府大多把采购目标放在本地汽车生产厂家。
深圳是比亚迪的主战场。在这里,其也直面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的竞争和蚕食。
本报了解到,8月,深圳将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投放2011辆新能源汽车,占大运会交通车辆总需求3810辆的50%以上,一举超过北京奥运会的500辆和上海世博会1147辆新能源汽车投放的总和。这也成为市场看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深圳市将投放的2011辆新能源汽车中,新能源客车全部由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包揽。本届大运会,五洲龙新能源汽车的投放量将占大运新能源汽车总数的75%以上。
据深圳市政府介绍,在这2011辆投放于大运会的新能源汽车中,混合动力普通大巴1350辆、混合动力双层大巴20辆,纯电动大巴253辆、纯电动中巴26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燃料电池场地车60辆、燃料电池大巴2辆。这其中,比亚迪只提供300辆电动出租车和200辆纯电动大巴。
作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主战场长沙,比亚迪方面透露,长沙市政府已经确定了1000辆比亚迪K9纯电动大巴采购意向的首批100辆订单,将在7月底前完成采购合同并确定配套方案。
但“规划”中的数字仍有变数。比如,有研究人士指出,长沙市的“1000辆”订单只是意向性协议,是否最终采购还是个问号。
虽然比亚迪今年想把电动汽车销售拓展到北京、上海等目前享有国家新能源支持政策的其他城市,但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前客观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未来不确定的财政补贴政策使得比亚迪困难重重。
再以市场驱动力为例,今年五月,深圳首批50台纯电动出租车运行满周年。虽然比亚迪通过销售车辆实现盈利,但是据日前深圳鹏程纯电动出租车公司向深圳市政府提交的一组数据表明,该公司运营的纯电动出租车车队亏损已达700万元。运营的亏损必然对电动汽车推广形成阻力。
显然比亚迪也感受到这个潜在的威胁。在其招股说明书里,比亚迪就提醒投资者,“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公用事业运行及私人购买补贴仅限于国家目前试点的城市,本集团新能源汽车面临销售范围有限、在其余城市推广暂时存在一定难度的问题。”
同时,巴菲特在怀疑对比亚迪的投资,考虑是否出售持股。巴菲特如确实售股,比亚迪必再次大受打击。
电池技术存疑
除却新能源汽车业务前景不明朗,比亚迪还面临其他危机。
就在7月初,于今年3月已经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的比亚迪与法国兴业银行附属公司CGL在深圳成立合资汽车金融公司的行动也被对方终止。原因在于CGL认为中国汽车市场风险正在增大。
比亚迪去年6月宣布拟与法国兴业银行附属公司CGL在深圳成立合资汽车金融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比亚迪出资4亿元,CGL注资1亿元等值的欧元。两者分别占八成和两成股权。
CGL为合同终止而向比亚迪仅仅支付225万元,比亚迪表示,终止合作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电池安全性也成为困扰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快速市场化的一大掣肘。
自2008年12月宣布运营其第一款双模可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F3DM以来,比亚迪就一直承受着业界对其电动汽车在快充模式下的长续航里程、超长电池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质疑。
在2011年5月17日,比亚迪公布其作为示范性运营项目的新能源车的运营情况,包括正在全球各地运营的F3DM、e6和纯电动大巴K9。
以在深圳纯电动出租车e6为例,动力电池和启动电池均采用比亚迪自主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
在电池方面,投入巨资研发之后,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被其视为电动车以及储能电站的核心,但长江证券分析师张乐认为,随着比亚迪对磷酸铁锂电池的不断投入,其产能爬坡在稳步推进,但“单单技术指标上的领先是不够的,比亚迪的电池目前还面临着发展上的瓶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能的限制和过高的成本”。
但在4月11日杭州众泰朗悦纯电动出租汽车自燃事件刚刚公布事件结果,7月18日上海雷博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电容”双电电动车再发自燃事件,故障原因主要是电动车所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出现了问题。接连出现的事故让公众对电池技术存疑的同时,也让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快速市场化蒙上阴影。
电池核心业务竞争加剧
继转投资电池模块新普科技之后,7月初,鸿海董事会宣布,投资原瑞电池1800万美元,这是鸿海集团继转投资新普跨入电池模块后,首度跨入锂电池生产领域。这一消息让比亚迪紧张并开展应对措施。
比亚迪财报显示,2010财年,其手机部件、二次充电池、汽车三大主业占公司营收比分别为42.9%、10.3%、46.7%。
事实上,富士康和比亚迪在代工领域之争,也是王传福心头的一块石头。早在2007年6月,富士康国际(2038.HK)旗下两家子公司,同时在香港以盗取商业机密为由,将比亚迪告上法庭。
虽然至今尚未结案,但研究人士表示,如今富士康也涉足锂电池生产领域,势必抢食比亚迪锂电池方面的市场份额。
或许作为应对之举,7月19日晚间,比亚迪接连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利用A股募集资金对旗下深圳比亚迪锂电池公司、深圳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及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增资的同时,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锂电池产业,比亚迪将增资其参股公司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增资金额为人民币9000万元。扎布耶锂业成立于1999年6月30日,主营锂矿、硼矿、锂硼系列产品等。
“目前的收入及利润主要来自于三大传统业务,即传统汽车、手机部件及二次电池,但是从战略的角度看,比亚迪未来发展的重心将主要是新能源产业,即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电站。”长江证券研究员张乐分析,2011 年是比亚迪传统业务及新兴业务的转型交叉期,变化的拐点也许从今年开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