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6日 04:4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广东东莞的贾华所在的是一家小型服装企业,由于搬厂需要数百万元资金周转,前段时间,他联系了七八家银行,尽管有足够的抵押物,但仍未能获得贷款。万般无奈,只好借了月息5分(即月利率5%,合年利率为60%)的民间借贷,比1年期贷款6.56%的基准利率高出了8倍。
贾华的遭遇并非孤例。为了收紧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随着银根不断收紧,市场上“钱荒”的现象频频出现。
——中小企业缺钱
“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表现为两方面:从银行获得信贷额度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明显上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坦言,“我们调研发现,中小企业从银行渠道获得的非抵押贷款利率在15%以上,是大型国企的2至3倍;从民间渠道获得的短期拆借贷款日利率通常达0.2%至0.6%,年化后约为50%至150%!”
——银行缺钱
央行统计表明,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7.34万亿元,同比少增1846亿元。随着存款增速放缓,一些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头寸紧张。
——股市缺钱
上半年股市低迷导致资金严重外流,仅五六月份A股存量资金就流失了900亿元。
——楼市缺钱
一季度84家上市房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705.9亿元,同比大减1150亿元。
——民间借贷火爆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表明,有89%的温州家庭(或个人)和56.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当地民间借贷容量达到560亿元。据当地人透露,温州个别民间借贷的月息已达2毛,转化为年利率高达240%!
“钱流”不畅
究竟是“钱荒”还是“钱多”?专家认为,虽然今年货币条件与过去两年相比有所收紧,但总体看当前流动性仍较为充裕,谈不上“钱荒”,只是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国民经济局部领域和环节的资金供应偏紧,形成了“结构性钱荒”。
“结构性钱荒”的产生有配置不均的因素。虽然从总量上看“普降甘霖”,但资金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分布“旱涝不均”。
“结构性钱荒”的产生也有政策叠加的因素。其一,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冻结了2.2万亿元流动性;其二,严格控制信贷增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导致派生存款增速变慢;其三,今年以来普遍推行贷款“实贷实付”制度,即商业银行以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象,这样一来,减少了存款在市场上停留的环节,也减少了派生存款。
此外,至于股市缺钱,更多的是因为实体经济中的货币紧缩向资本市场传导的结果。而楼市缺钱,无疑主要是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结果。
“钱途”何在
如何解决“钱荒”问题?首先,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避免其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其次,应优化银行业结构,加快发展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型金融机构。
此外,银行业自身也应主动转型。巴曙松建议,银行业应跳出简单的存贷款服务模式,努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在整合金融服务中获得收益。(人民日报)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