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蛟龙”潜海5000米

2011年07月27日 01:29 来源:国际金融报

  

  ■ 本报记者 黄烨 实习生 杨颖君

  中国深海活动能力可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这对中国未来在海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确保中国海洋主权等方面或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7月26日凌晨6时左右,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试验海区成功突破5000米海底深度,达5056.8米。这是自7月2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试验区成功完成最大下潜深度4027米的试验任务后,又一次在潜水深度上的突破。

  “这意味着中国深海活动能力可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昨日,分析人士表示,“这对中国未来在海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确保中国海洋主权等方面或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其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2010年8月,“蛟龙”号“试水”3000米取得成功。

  本次,“蛟龙”号更进一步地将最大下潜深度提高到了5000米。据国家海洋局官网昨日发布的新闻稿介绍,“凌晨3点38分,第二次下潜试验任务正式开始。参加下潜任务的潜航员为叶聪、杨波、付文韬,最终在6点17分下潜至5057米水深。经确认,5057米的深度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海洋工程始终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短板,而‘蛟龙’号一系列的试验成功,说明中国工业水平在深海作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军事评论员宋晓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只是个开始,中国在海洋工程方面还要有长足的发展。”事实上,“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表示,“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的成功将为明年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此外,“蛟龙”号还计划择机再次进行海试,并进行坐底,在海底进行一些科研考察工作,进一步验证潜水器性能。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从潜水器的使用任务来说,深度越大,可以进行的科研范围就越宽。比如,海底可燃冰一般分布深度为2000至3000米,热液硫化物一般分布深度为3000至4000米,而锰结核等重要矿产资源则要到5000米深度左右。所以,在不少专家看来,“蛟龙”号另一个目的或许是为了中国未来在海底资源方面的开发。而在这方面,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已经相对走在了中国的前列。

  此外,还有评论指出,虽然“蛟龙”号深潜现在仍在试验阶段,但已表明中国有向海洋进军、远海进军、深海进军的实力,“这对于中国海洋战略的实施和保障中国的海洋主权,或许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国际金融报其他文章